更新時間:13:33 2025-11-05
發佈時間:13:33 2025-11-05
發佈時間:13:33 2025-11-05
近日網上流傳一份由沙田某公營小學於本週一(3日)發出的校內通告,內容提及校方將容許二至六年級學生在校內測驗及考試中使用簡體字作答。此舉被視為回應學生背景日益多元的趨勢,並旨在營造更具包容性的友善學習環境。
該通告以「關於二至六年級測驗及考試中簡體字使用安排」為題,指出學生可使用「符合國家語言文字規範的正規簡體字」作答,校方強調評分時不會因字體選擇而影響成績。
校方:尊重差異 促進文化理解
通告中提到,學校一直致力推動公平與共融的教學氛圍,並參照教育局及考評局的相關指引,作出此項安排。校方認為,讓習慣使用簡體字的學生能以熟悉方式應試,有助減少語文障礙;同時,本地學生亦可藉此機會接觸不同書寫體系,拓展語文視野。
校方亦重申,繁體字仍為香港教育的主要書寫標準,中文課程以繁體字為核心內容。若學生已熟練掌握繁體字,則毋須刻意改用簡體字作答。
教育局與考評局立場:繁體為主 簡體可酌量認讀
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現行政策,考生在文憑試中文科答卷中可使用合規的簡體字,並可混合繁簡字作答。教育局則重申,並無推動以簡體字取代繁體字的政策,亦未有計劃在中小學常規課堂中教授簡體字。
局方指出,小學生若同時學習繁簡兩種字體,可能會混淆字形,影響識字與書寫能力,建議學生應先穩固繁體字基礎,再於中學階段按需要接觸簡體字。
部分私立及國際學校已採納簡體字教學
資料顯示,弘立書院等私立學校已容許學生在評估及考試中使用簡體字,但教學仍以繁體字為主。此外,英基協會旗下的21間國際學校亦提供簡體字教學,反映香港教育界在語文教學上的多元化發展。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