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最新統計 新症按年增7% 乳腺癌宗數顯著上升 連續兩年超越大腸癌

更新時間:13:16 2025-11-05
發佈時間:13:16 2025-11-05

根據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公布的數據,2023年香港錄得約37,953宗癌症新症,較前一年增加7%。其中肺癌仍居首位,佔總個案約16%,新症達6,111宗。

人口老化推動整體升幅 未見年輕化趨勢

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成員戴燕萍指出,這一增幅與過往趨勢相符,主要反映人口結構變化,尤其是老齡人口增加。她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疫情期間(2020至2022年)癌症數字曾出現波動,但2023年已回復至疫情前水平,顯示整體趨勢穩定。

她補充,隨年齡增長,細胞變異風險上升,加上市民健康意識提升及醫療技術進步,令更多早期病變透過篩查被發現,亦推高確診數字。

 

乳腺癌新症持續攀升 女性患者比例上升

最新統計顯示,乳腺癌個案顯著增加,連續第二年超越大腸癌,成為本港第二常見癌症,僅次於肺癌。2023年女性侵襲性乳腺癌新症達5,585宗,按年增幅達7.8%。女性整體癌症新症亦多於男性,且過去十年女性標準化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男性則略為下降。

戴燕萍分析,乳腺癌與甲狀腺癌屬體表器官,病變較易察覺,加上女性普遍較重視健康,更積極參與檢查,有助早期發現。她指出,乳腺癌的風險因素除年齡與家族病史外,亦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包括晚婚、遲育、缺乏運動、飲酒及壓力等。此外,西化飲食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衡,亦是潛在誘因。

早發性癌症佔比約一成二 中位發病年齡仍維持在60多歲

報告指出,年齡介乎25至49歲的早發性癌症患者佔整體約12%,以乳腺癌及甲狀腺癌為主。不過,整體發病年齡中位數仍維持在60歲以上,未見明顯年輕化現象。

三大方向助力預防癌症

戴燕萍建議,市民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預防癌症:

改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均衡飲食、保持運動習慣;

接種疫苗:如預防子宮頸癌的HPV疫苗及肝癌相關疫苗;

定期檢查:包括大腸癌篩查及子宮頸抹片檢查,有助早期發現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