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樂 X上海姥姥全港首推八款軟滬餐  助吞嚥困難人士「食得樂」

更新時間:23:31 2025-10-02
發佈時間:23:31 2025-10-02

大家樂集團旗下的輕嚥料理品牌「食得樂」及休閒餐飲品牌「上海姥姥」,最近聯手合作,推出全新「軟滬餐」菜單,成為全港首個提供上海菜的「照護食」品牌。

今天(2日)大家樂在上海姥姥位於太古的康怡廣場分店舉行啟動禮,隆重介紹八款全新「軟滬餐」菜單,並宣佈上海姥姥成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的「照護食種子餐廳」之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大家樂集團首席執行官梁可婷、大家樂集團休閒餐飲總經理鄧蕙翹、大家樂集團食得樂總經理林志偉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陳文宜等嘉賓一同主持啟動儀式。臨近中秋佳節,活動亦邀請路德會富欣花園長者中心、女青明儒松柏社區服務中心及賽馬會照顧者中心(西灣河)與家人到場,品嚐「軟滬餐」。

(左起)大家樂集團食得樂總經理林志偉、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陳文宜、大家樂集團首席執行官梁可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大家樂集團休閒餐飲總經理鄧蕙翹主持啟動儀式。
(左起)大家樂集團食得樂總經理林志偉、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陳文宜、大家樂集團首席執行官梁可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大家樂集團休閒餐飲總經理鄧蕙翹主持啟動儀式。

大家樂集團首席執行官梁可婷表示:「集團一向以『香港人的大食堂』為使命,重視社區關懷,致力照顧不同人士的餐飲需要。推出『軟滬餐』及上海姥姥成為照護食種子餐廳,是集團實現關愛共融、關注長者福祉的重要一步。感謝社聯給予專業指導和意見,讓我們更有信心提供『照護食』餐膳,未來集團旗下多個品牌會繼續發展更多元化的軟餐產品,讓更多咀嚼及吞嚥困難人士食得開心又安心。」

大家樂集團首席執行官梁可婷表示,推出『軟滬餐』,是集團實現關愛共融、關注長者福祉的重要一步。
大家樂集團首席執行官梁可婷表示,推出『軟滬餐』,是集團實現關愛共融、關注長者福祉的重要一步。

她指出,旗下集團有廣式、上海姥姥及西式品牌,除了廣東菜,上海菜亦適合「同桌共膳」餐種,留意到上海姥姥客人較多時都是一家大小及幾代同堂,啟發集團嘗試以上海姥姥作為軟餐。

她續指,集團為全港首間推出上海菜軟餐的品牌,「製作上海菜式的軟餐也有難度,例如嫩雞煨麵或小籠包,須同時控制味道及食物質地,加上這次推出的「軟滬餐」菜單,涵蓋照護食標準指引的『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由3至7EC共五個級別,迎合不同吞嚥困難的人士。」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陳文宜表示:「社聯致力推動『照護食』發展,讓有吞嚥困難的人士能安心享用美食,重拾用餐樂趣,同時減輕照顧者的壓力。『照護食』不僅是餐膳,更是連繫社區的橋樑。」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陳文宜表示:「社聯致力推動『照護食』發展,讓有吞嚥困難的人士能安心享用美食,重拾用餐樂趣,同時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陳文宜表示:「社聯致力推動『照護食』發展,讓有吞嚥困難的人士能安心享用美食,重拾用餐樂趣,同時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陳文宜續説,同桌同餐是不可或缺,現在有上海餐廳加入成為『照護食種子餐廳』是非常難得。她透露,今年年中與大家樂展開合作,花上數個月時間準備食材、人手技術,研究餐單,終研究出符合標準的菜式。

全新推出的八款「軟滬餐」菜單,復刻經典滬菜色、香、味,菜式按照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要求設計,涵蓋可飲用(3級)、糊狀(4級)、細碎及濕軟(5級)、軟質及一口量(6級)及容易咀嚼(7EC級)五個級別的軟餐,包括有小籠包、滬式蔥油雞、鎮江黑醋骨、燻魚、醬燒豆腐、紅燒獅子頭及嫩雞煨麵, 另提供的一款特色「寶盒」菜式,除了有小籠包和獅子頭,還有賽螃蟹、家鄉粗炒、雞絲粉皮及粟米湯等傳統滬餐味道。每款菜式售價由四十九元至一百二十八元不等。

「軟滬餐」菜單即日起於八間上海姥姥分店正式推出,提供堂食服務,為咀嚼及吞嚥困難人士創造更友善及安全的用餐環境,積極推廣「同桌共膳」的理念。

其中一款軟滬餐「寶盒」,食品包括有小籠包(等級4)、 紅燒獅子頭(等級5) 、 賽螃蟹(等級6) 、家鄉粗炒(等級6)、雞絲粉皮(等級 6)、粟米湯(等級3)。
其中一款軟滬餐「寶盒」,食品包括有小籠包(等級4)、 紅燒獅子頭(等級5) 、 賽螃蟹(等級6) 、家鄉粗炒(等級6)、雞絲粉皮(等級 6)、粟米湯(等級3)。
製成糊狀的滬式蔥油雞。
製成糊狀的滬式蔥油雞。
同樣製成糊狀的小籠包。
同樣製成糊狀的小籠包。

 
立即追蹤《東周刊》全新WhatsApp頻道,緊貼全城熱話、突發猛料、獨家消息!
https://bit.ly/4gnvlZ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