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歌唱大賽及世界盃釀杯葛潮 以色列屠殺巴人變「盛事公敵」| 國際解碼

更新時間:12:30 2025-10-05
發佈時間:12:30 2025-10-05

加沙戰火未熄,以色列在軍事與人道議題上屢被指恃強凌弱,對加沙地區展開的攻勢造成嚴重平民亡,引發國際社會強烈不滿。隨着戰事持續,對以色列的譴責聲浪不僅限於外交層面,更逐步蔓延至文化與體育領域。

在歐洲被視為「年度必看盛會」的歐洲歌唱大賽,西班牙、荷蘭、愛爾蘭等國已表態,若以色列繼續參賽將考慮退出比賽;足球領域亦傳出,若以色列出現在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世界盃決賽周,不排除部分國家發起杯葛。

全球輿論掀起反彈,不少國家與國際組織加快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以示對加沙苦況的同情與對以色列行徑的抗議。隨着文化抵制、體育杯葛與外交的多重壓力下,以色列已陷入「犯眾憎」的國際困局。

 

今年五月的歐洲歌唱大賽在瑞士舉行,當時會場外有大批巴勒斯坦支持者到場抗議以色列參賽。
今年五月的歐洲歌唱大賽在瑞士舉行,當時會場外有大批巴勒斯坦支持者到場抗議以色列參賽。

 

「我認為不能像甚麼都沒發生,讓以色列正常參與國際活動。」西班牙文化部長厄特森(Ernest Urtasun)向傳媒明言,如果以色列不被排除在外,西班牙將退出明年歐洲歌唱大賽。他強調,「歐洲歌唱參賽者並非個人藝術家,而是代表國家參賽。」

 

西班牙文化部長厄特森明言,如讓以色列參賽,西班牙將會退出。
西班牙文化部長厄特森明言,如讓以色列參賽,西班牙將會退出。

 

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被聯合國指是對巴勒斯坦人實施種族滅絕,不僅在外交與經濟領域引發抵制浪潮,連向來標榜「文化無國界」的歐洲歌唱大賽亦未能幸免。將於明年五月於奧地利舉行的比賽,多個歐洲國家廣播機構已相繼表態,若以色列獲准參賽,他們將杯葛,令這項年度音樂盛事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標榜「文化無國界」的歐洲歌唱大賽,在抵制以色列的浪潮下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標榜「文化無國界」的歐洲歌唱大賽,在抵制以色列的浪潮下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據多個外媒報道,迄今已有荷蘭、愛爾蘭、斯洛文尼亞、冰島及西班牙的公共廣播機構表明立場,若以色列參賽,他們將選擇退出。其中西班牙取態尤為關鍵,因其屬於大賽的「Big Five」成員,與法國、德國、意大利及英國同為財政與票房支柱,而西班牙國家廣播公司董事會更在九月中旬,以正式投票方式通過此項抵制,理由是「以色列的行為與本國社會價值觀背道而馳」。

面對多國施壓的抵制潮,主辦單位歐洲廣播聯盟(EBU)陷入進退兩難。EBU早前向成員國發出通知,要求在今年十二月前決定是否參賽,同時重申大會是「非政治文化活動」。然而,歷來歌唱大賽亦難以完全迴避國際衝突,早於二二年俄羅斯便因入侵烏克蘭而被全面禁賽,如今以色列問題再度考驗其「中立性」。

 

西班牙若退出歌唱大賽,對主辦方的財政與收視結構將造成嚴重衝擊。
西班牙若退出歌唱大賽,對主辦方的財政與收視結構將造成嚴重衝擊。

 

賽事財政及收視將受衝擊

現時並非所有國家都支持抵制。法國已確認將如常參加比賽,法國廣播公司France Télévisions更強調「音樂是對話的平台,而不是分裂的藉口」,其餘的「Big Five」成員立場中,德國與意大利尚未公開表態。有分析指出,若西班牙退出,歌唱大賽的財政與收視結構將受到嚴重衝擊,事關西班牙每年貢獻大量經費,並是收視保證,其缺席可能引發連鎖效應,導致贊助商與觀眾信心下滑。此外,以色列若被允許繼續參賽,EBU將被質疑「雙重標準」,俄羅斯被逐出比賽一事必再被搬出討論,勢成輿論焦點,亦令比賽的形象與公信力面臨考驗。

西班牙除了在歐洲歌唱大賽施壓外,在足球方面亦有類似舉動。作為國際足協剛公布最新世界排名第一的球隊,西班牙理論上必屬明年世界盃奪冠熱門,但近日有政黨代表乃至多名政府高層都表明,會考慮杯葛明年世界盃,理由是要向國際足協逼宮,威脅若令加沙戰火不斷的以色列晉級世界盃決賽周,世界第一球隊便會退出。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明年在美加墨舉行,以色列仍未取得資格,但已有不少國家聲言杯葛。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明年在美加墨舉行,以色列仍未取得資格,但已有不少國家聲言杯葛。

 

西班牙在抵制以色列的議題上,表現出罕見的進取姿態,有評論認為,西班牙長期在中東問題上秉持人權優先的外交政策,文化與體育事件都成為西班牙展現道德立場與國際責任的平台,藉由具影響力的參賽國身份施壓國際組織,凸顯其對人道議題的重視,加上左派與進步派政黨在國會與媒體中佔據主導地位,其強烈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場,促使公共機構必須表態回應輿論壓力。

除西班牙外,挪威足協曾與以色列比賽的門票收益,捐給無國界醫生組織以示抗議,表達對加沙人道危機的聲援;意大利足球教練協會亦呼籲國際足協對以色列採取處置,暗示如不處理,國際賽期間可能有抗議,甚至拒絕出賽作抗議。

 

挪威足協表示,在世界盃外圍賽對以色列的賽事門票收益,捐給無國界醫生組織,以示對加沙戰事的抗議。
挪威足協表示,在世界盃外圍賽對以色列的賽事門票收益,捐給無國界醫生組織,以示對加沙戰事的抗議。

 

歐洲多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有體育界評論指,若足球強國西班牙及意大利率先退出,可能成為「示範案例」,帶動其他國家效仿,除了令比賽質素以及對觀眾吸引力下降之外,更有可能出現賽程、分組需要重組,打亂編排及市場推廣計劃,失去星級球隊更加會令轉播收視與廣告收入大幅下降。事實上,早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阻截人道援助而造成「人為饑荒」的醜聞爆出後,歐洲多國的立場已經「大轉向」。在九月下旬,英國、加拿大、法國、澳洲及葡萄牙等大國更是先後正式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國家,現時全球一百九十三個國家之中,有超過一百五十國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回應各國提到,將在聯合國與其他國際論壇上反對針對以色列的誹謗,以及呼籲建立巴勒斯坦國的聲音。他強調巴勒斯坦立國將危及以色列生存。

 

上周五(十月二十六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聯合國作出強硬演說,會場內超過一百個國家代表集體離席杯葛。
上周五(十月二十六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聯合國作出強硬演說,會場內超過一百個國家代表集體離席杯葛。

 

俄羅斯自立門戶 賽果反惹尷尬 ...

俄羅斯被歐洲歌唱大賽除名三年後,選擇自立門戶復辦「國際歌唱大賽」(Intervision),成功吸引二十三個國家參賽,包括巴西、印度、中國、南非等多個金磚國家成員,反映不少國家與俄羅斯的關係密切。

 

越南歌手德福在今年復辦的「國際歌唱大賽」取得冠軍。
越南歌手德福在今年復辦的「國際歌唱大賽」取得冠軍。

 

「國際歌唱大賽」始於一九五六年,是冷戰時期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抗衡西方衍生的比賽,直到八十年代東歐多國出現重大政治變革才停辦。今年由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親自批示下恢復。

賽事強調「傳統家庭價值」,與歐洲歌唱大賽「打對台」,諷刺的是,早前舉行的決賽由曾在代表作MV中描繪男男戀情的越南歌手德福( Đuc Phúc)奪下冠軍,賽果被形容是讓克里姆林宮十分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