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康文署運動鞋 專家發現兩大問題

更新時間:17:53 2025-09-04
發佈時間:17:53 2025-09-04

本刊率先踢爆康文署涉「亂買」雜嘜鞋,轉用印上供應商公司名稱的運動跑鞋,供救生員及濾水機房職工穿着,相關工會大半年來已接獲逾百宗投訴,部分職員反映穿着後腳痛,甚至求醫。

康文署所購的鞋指明為「Jogging Shoes(Running Shoes )」,即是「慢跑鞋(跑鞋)」。有專家就該款鞋作初步檢測後,發現用作跑步可能存在兩大問題,一是鞋底太硬、鞋墊太軟,令緩震及支撐不足;二是鞋底前掌彎曲位置偏後、鞋底後踭往後延伸過多,不符合足部力學所需,加上鞋跟容易被按壓變形,穩定性略有不足。

專家就該鞋的材料硬度和緩震功能,進行數項檢測,包括以Asker C硬度計量度,粗略評估該鞋的「中底」(中層鞋底)及鞋墊硬度。另外採用ASTM標準的運動鞋衝擊測試儀,模擬一名七十公斤男性在跑步落地時的後踭衝擊力,評估運動鞋「後踭」的緩震及回彈表現,並與行業內常用跑鞋數據標準作比較。

結果發現,該鞋「中底」側面的硬度接近六十度,較市面着重舒適的跑鞋「中底」,一般硬度介乎四十幾至五十幾度之間的為高,反映該鞋「中底」硬度較高;鞋墊硬度約為十五至二十度,比一般跑鞋鞋墊的二十五至三十五度為低,反映鞋墊太軟,承托力不足。

衝擊測試儀是以衝擊時產生的最大衝擊力為評估鞋底緩震性能的依據,並以地心吸力(g)的倍數為量化標準。該鞋底得出的數據為g的十三點二倍;回彈數值約為百分之四十五。該專家說:「以一般跑鞋來說,這個緩震及回彈表現數據屬於非常差的級數,因較好跑鞋測出來的數值多數為九至十一倍;回彈介乎百分之五十五至六十五。」

 

專家以Asker C硬度計量度,粗略評估該鞋的「中底」(中層鞋底)及鞋墊硬度。
專家以Asker C硬度計量度,粗略評估該鞋的「中底」(中層鞋底)及鞋墊硬度。
衝擊測試儀模擬一名七十公斤男性在跑步落地時的後踭衝擊力,評估運動鞋「後踭」的緩震及回彈表現。
衝擊測試儀模擬一名七十公斤男性在跑步落地時的後踭衝擊力,評估運動鞋「後踭」的緩震及回彈表現。

 

至於鞋型功能設計方面,專家指出,該鞋雖然符合跑鞋外觀規格,但是該鞋前掌彎曲位置未有設計於靠近前掌關節彎曲部位,而是在偏後方;加上鞋底後踭有過度往後延伸的設計,而且鞋跟稍為偏軟,用手按壓會變形,會影響跑鞋的支撐穩定性,跑步時相對吃力,有加速疲勞或跑步不適的風險。

專家更發現,該鞋尺碼亦有問題,雖然標示尺碼為「US10」,卻放不下相同碼數的標準鞋墊,反映尺碼偏小,若用家未有事前試穿是否合身,有機會出現夾腳及緊逼前掌。事實上,該鞋上附有指示牌,列出「要確保穿着合腳,避免不適或受傷」,以及「不適合用作高強度運動」的警告字眼。

專家指出,坊間有眾多研究已證明,「穿着舒適度」是對跑鞋功能或選配跑鞋的有效評估方法,「穿着舒適度」的提升,一般都可降低跑步受傷風險。建議用家選購運動鞋時一定要選擇尺碼合適,以及避免有足部不適的異常情況。

 

相關報導 : 

派新運動鞋制服 職工着到腳痛 獨家踢爆招標採購又出事 康文署涉「亂買」雜嘜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