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49 2025-08-21

政府統計處近日公布5月至7月的最新勞動人口數據,失業率升至3.7%,創下兩年半新高。其中,地基及上蓋工程失業率由6.4%升至7%;餐飲服務由6%升至6.4%;零售業則由4.7%升至5%。多位立法會議員及業界代表指出,隨着食肆及酒樓接連結業,釋放大量本地勞動力,呼籲政府暫停輸入外勞。
周小松:勞動市場壓力加劇 建議暫停輸入外勞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在電台節目中表示,失業率由3.5%升至3.7%,反映就業市場形勢嚴峻。他預期失業情況將持續惡化,原因包括職位空缺減少及勞動人口供應增加。
他指出,過去一年私人工程開工量低,建造業職位需求萎縮;而本地餐飲業亦因市民消費習慣改變而經營困難。他預計失業率將在高位徘徊,尤其餐飲及建造業短期內難有改善。現時餐飲業已批出逾3萬個外勞名額,當中1.4萬人已在港工作,另有逾萬人正等待來港,勢將進一步衝擊本地工人就業。
周小松建議政府應暫停輸入餐飲及建築業外勞,並檢討已批及續簽個案,以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他亦提到,勞工處自2023年9月起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暫停執行部分職位不得輸入外勞的規定,為期兩年,將於今年9月屆滿。他認為9月4日後可繼續審批現有申請,但不應再接收新申請。
即場招聘機制有望提升本地就業
政府將要求輸入初級廚師及侍應的僱主,須在勞工處就業中心進行即場招聘。周小松歡迎此舉,認為有助資訊流通及防止假招聘,並希望措施能擴展至更多工種,涵蓋所有補充勞工計劃下的職位。
黃家和:本地勞動力充足 暫無需再輸入外勞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出,餐飲業受多重因素影響,生意下滑,食肆及酒樓接連結業,尤其酒樓結業往往令逾百名員工失業。餐飲業失業率由6%升至6.4%,即約增加8000人失業。他認為政府應密切監察情況,並根據現況審視已批外勞配額。
黃家和補充,過去幾年已有近3萬名外勞獲批來港從事餐飲業,現時經濟疲弱,加上大量食肆結業,釋放出充足本地人力資源,故認為暫時無需再輸入新外勞,以免影響本地工人飯碗。
李兆波:零售業失業潮未止 年底或升至4%
經濟學者李兆波則在另一節目中表示,零售業人工成本高,現時每月零售額僅約300億元,商戶為求盈利,傾向以科技取代人手。他預料零售業失業潮仍會持續。
他指出,除非樓市出現重大變化,否則失業率年底有機會升至4%。香港經濟受中美關稅戰及北上消費影響,餐飲及零售業難見起色,餐廳若無法維持營運,自然需裁員。
至於政府派發消費券是否能刺激市場,他認為即使金額達700億元,各行業分到的份額有限,消費券雖「有好過冇」,但並非萬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