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時間:13:09 2025-07-24
發佈時間:13:09 2025-07-24
發佈時間:13:09 2025-07-24

內地順德近日爆發基孔肯雅熱疫情,該病毒透過埃及伊蚊及白紋伊蚊傳播,引發港人關注。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昨日(23日)召開會議,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今早(24日)在電台節目上強調已加強監察蚊患並展開滅蚊行動,以防本港出現社區感染。
誘蚊器指數下降 高危地區加強滅蚊工作
李明偉表示,白紋伊蚊不只可傳播登革熱,亦可傳播基孔肯雅熱。他指出今年6月的誘蚊器指數為9.5%,較往年明顯下降,然而部分地區如馬灣在7月仍錄得高指數,已加強針對性滅蚊措施。
全港滅蚊運動早於3月已展開,涵蓋逾20個政府部門,在雨季前集中清理積水地點以阻截蚊患,雨季期間則會進行霧化處理,務求控制白紋伊蚊數量。
袁國勇:關節炎或持續多年 港人無免疫力應加倍防範
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在另一節目指出,雖然基孔肯雅熱的死亡率遠低於季節性流感,但不應掉以輕心。他表示港人對此病未有免疫力,一旦爆發或規模龐大,尤其對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可能引致心血管併發症。
他亦提醒即使病情不致命,關節炎症狀可持續長達數月甚至數年,有機會導致關節退化。他呼籲市民前往疫區前必須塗抹驅蚊劑,回港後14日若出現發燒徵狀應即時求醫。
曾祈殷分析:與登革熱類似但症狀不同 跨境人流或成潛在風險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途徑相似,同樣由白紋伊蚊引起,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及皮疹,但基孔肯雅熱較為明顯的是關節疼痛,登革熱則偏向骨痛,並更易出現重症或休克。
他指出現時香港白紋伊蚊分布廣泛,加上與順德地區人流頻繁,輸入個案難以避免,呼籲市民加強防蚊意識。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