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9:31 2025-05-09

廉政公署近日採取代號「蒼鷺」的執法行動,偵破一個涉及貪污的非法銷售電子煙集團,共拘捕16人,包括電子煙店主腦,同時檢獲市值2,000萬元的電子煙彈,為歷來檢獲的最大批電子煙產品。廉署指,該集團涉嫌透過行賄物流公司職員以繞過檢查制度,每日協助派送約200件包裹,並會對每件收取20元賄款。該些包裹均寄予本地顧客,集團每月收益達200萬元。
料發電子煙禁令前已透過物流公司發貨
廉署執行處首席調查主任陳卓熙指,廉署於去年年中接獲本地某間具規模的物流公司舉報,即展開調查,並對涉案電子煙集團監視約半年,發現物流公司通常會要求收派員在寄送包裹前先拆開檢查,以確定內裡是否有違禁品或電子煙等,但有受賄員工卻沒有按公司規定檢查貨物,直接出貨予客戶。
廉署相信,涉案電子煙集團於2022年4月政府發布電子煙禁令前,已透過物流公司發貨,並結識涉案前線員工。後因禁令實行無法以原本的形式繼續出貨,遂改用賄賂手段以繞過檢查機制。在物流公司全面協助調查下,署方發現涉案集團會安排電子煙包裹送去營業點,或讓受賄的收派員前往涉案集團的貨倉附近收貨。有關職員收到包裹時,會自動繞過檢查貨物規定,並安排派送給收件人。
此外,為了協助集團隱藏出貨地點,令物流公司不易察覺有問題,有受賄收派員甚至會提供空置單位作為寄件地址。
集團主腦為40歲本地男子
陳卓熙表示,在此次行動中被捕的12名男子及4名女子,年齡介乎24至70歲,涉嫌觸犯行賄、受賄等罪行。16名被捕人士中,有7人為非法銷售電子煙集團的網店成員,包括作為集團首腦的40歲本地男子、其父母、妻子和3名職員;其餘9人則為涉案物流公司位於港島南區兩個營業點的職員,當中包括主管和前線員工。
人員在行動中搜查了被捕人士住所、物流公司營業點及電子煙集團貨倉等多個地點,並在貨倉檢獲近600箱貨物,當中有超過20萬件電子煙產品、近3萬件電子煙機,以及約20萬個電子煙彈,市值達2,000萬元左右。
部分產品尼古丁程度達5%
衞生署控煙辦主任封螢則分析指,此次檢獲的電子煙產品包裝精美,相信是以年輕人為目標。且這些煙彈都是添加了冰涼、可樂和士多啤梨等不同味道的加味產品。而令人關注的是,部分產品的尼古丁程度較高達5%,含有1,000毫克尼古丁,等同40包香煙,但包裝列明須在開啟後15天內用完,換言之要一日食3包煙。
至於在當局進一步加緊控煙措施後,會否有更多不法之徒利用賄賂等行徑非法銷售電子煙產品?陳卓熙坦言難以推測,但強調廉署如發現有人使用行賄等非法手段,絕對會嚴厲執法,並會與海關及衞生署等不同部門保持聯繫,留意有否出現有關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