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網民在小紅書上以「這個圖是真的嗎?」為題上傳一張「港鐵沿線貧富分佈圖」,該圖將香港18區沿著港鐵路線分為「窮人」、「一般人」、「中產」、「有錢人」及「富豪」5個階層

小紅書「港鐵貧富地圖」引爭議 港人駁斥標籤化

更新時間:14:12 2025-05-02
發佈時間:14:12 2025-05-02

 

近日一張在小紅書上廣為流傳的「港鐵沿線貧富分佈圖」引發中港網友熱議。該圖將香港18區沿港鐵線路劃分為五個階層:「窮人」、「一般人」、「中產」、「有錢人」和「富豪」。其中,「一般人」標籤數量最多,遍布各區;「窮人」標籤主要集中在觀塘線和屯馬線;「中產」標籤在各線均有分佈。「富豪」和「有錢人」標籤則最少,多位於港島線和南港島線,其中南港島線更被標為「窮人絕跡地」。

然而,這張地圖的劃分方式並未獲得廣泛認同。許多香港網民對此表示反駁,認為這種以居住地判斷貧富的方式並不準確,批評其「不懂不要亂標籤」。有網民指出,「有錢的地方都不通地鐵」,暗示真正的富人區並不在港鐵沿線。也有人認為這種劃分方式過於片面,「以偏概全」,並表示「有錢人的地方是在地鐵圖上標不出來的」。

 

早前,有網民在小紅書上以「這個圖是真的嗎?」為題上傳一張「港鐵沿線貧富分佈圖」,該圖將香港18區沿著港鐵路線分為「窮人」、「一般人」、「中產」、「有錢人」及「富豪」5個階層
早前,有網民在小紅書上以「這個圖是真的嗎?」為題上傳一張「港鐵沿線貧富分佈圖」,該圖將香港18區沿著港鐵路線分為「窮人」、「一般人」、「中產」、「有錢人」及「富豪」5個階層
其中「富豪」與「有錢人」佔最少數,分別只有2個和4個標籤,大多聚集在港島線(淺藍色)及南港島線(淺黃色),這2條線也成為「窮人絕跡地」,只有港島線終點站才標上一個「一般人」標籤。
其中「富豪」與「有錢人」佔最少數,分別只有2個和4個標籤,大多聚集在港島線(淺藍色)及南港島線(淺黃色),這2條線也成為「窮人絕跡地」,只有港島線終點站才標上一個「一般人」標籤。
當中「一般人」佔大多數,共有10個標籤,平均分佈在香港各區;「窮人」有8個標籤,大多集中在觀塘線(綠色)及屯馬線(棕色);「中產」則同樣有8個標籤,亦是在各線都有出現。
當中「一般人」佔大多數,共有10個標籤,平均分佈在香港各區;「窮人」有8個標籤,大多集中在觀塘線(綠色)及屯馬線(棕色);「中產」則同樣有8個標籤,亦是在各線都有出現。

 

此外,不少網民認為香港的居住情況複雜,難以簡單地以地區劃分貧富。有人表示,「老實講香港而家邊區無豪宅」、「私人豪宅可能附近就係公屋」,指出各區都可能存在不同階層的居民。還有網民以新界西北為例,反駁「話元朗天水圍屯門係窮人嘅,可能無見過人哋原居民嗰啲屋同地」,說明這些地區也有不少原居民擁有土地和房屋。

 

 

也有網民對自己在圖中的階層劃分感到意外,自嘲道「原來我屋企嗰幾層私樓,都只叫做一般人同窮人」、「我以為我會是窮鬼,結果是一般人,不應該啊」、「啊?被劃為中產了,一直以為自己是無產」。總體而言,這張「港鐵貧富地圖」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但也暴露出以居住地簡單劃分社會階層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