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4:45 2025-03-14

「獨臂船長」徐京坤克服驚濤駭浪,經歷九十九天艱苦航行後,上月中駕駛帆船回到法國西海岸,成為中國首位、世界第一百位,能夠完成旺代環球帆船賽(Vendee Globe)的參賽者。
旺代環球帆船賽是單人比賽,四年一屆,船長要獨自駕駛帆船在不靠岸情況下繞地球一圈,航程二萬四千海里,途中會經最危險海域,但無人協助也沒有補給,是地球上規格最高、難度最大的賽事,被形容為航海界的「珠穆朗瑪峰」。
年輕時意外失去左前臂的徐京坤,雖然航海經驗豐富屢創世界紀錄,但今次僅憑一臂之力完成極限挑戰,震驚體壇,也揭開中國航海運動新一頁。
在茫茫大海上獨自航行,已經不是容易,獨自環球航行更被視為天方夜譚,但準備了整整十九年的「獨臂船長」徐京坤,一直希望參加旺代帆船賽環繞地球,「這是我終生夢想,特別想去看看『旺代』,這個所謂中國航海人的禁區。」
去年十月,作為首支入選旺代帆船賽的中國賽隊,三十五歲的徐京坤駕駛着「SINGCHAIN中國夢之隊海口號」,離開駐紮三年的法國西邊港口PORT LA FORET,前往不遠的比賽起點。啟航日期是去年十一月十日,徐京坤拉起滿帆出發,離開法國後繞過四大洲、三大洋,然後再回到法國旺代終點,整個航程超過二萬四千海里(約四萬五千公里),大概需要三個多月。這段時間賽船不會停靠任何海港,徐京坤也得不到任何支援。
賽事開始,帆船剛駛出法國對開的比斯開灣便遇到挑戰,徐京坤說:「這個地方不僅風暴多,還有很多漁船。」經過南大西洋,咆哮的西風帶令每個船長都必須打醒十二分精神,之後還有被稱為航海家夢魘的合恩角(南美洲最南端),以及兩次經過赤道,這裏雖然是無風帶,但也是容易出問題。航程中,徐京坤面對無情風浪外,還要忍受一個人長時間獨處的寂寞。
首位中國人入選及完成
歷經九十九天的驚險航程,徐京坤的帆船於二月十八日終於回到旺代,是今次賽事四十名參賽者中(七人基於各種原因退賽),以第三十名抵達終點,成為歷史上第一百位完賽的船長,同時是首位完成此賽事的中國人。船隻駛入港口一刻,兩側防波堤等候的人群爆發掌聲和歡呼,有人揮舞中國國旗,有法國兒童用生硬的中文叫喊:「京坤!京坤!」
賽後「獨臂船長」之名揚名航海界,徐京坤對這個稱號並不介意,因為「獨臂船長」正是他自己所改。早前徐京坤妻子肖姝瑤為他寫傳記,徐特別叮囑標題要寫「獨臂船長」,接受媒體訪問,他亦不忌諱自己少了左前臂,「我的左臂救了我很多次命,很多次落水都是靠它把我摟上來,它跟着我出了好多力氣,是我的標記。」
徐京坤出生於山東青島的山區,家境貧困,十二歲時。因為製作煙花發生爆炸,左臂重傷,在往醫院的擔架上,耳邊傳來老鄉嘆息聲音:「這孩子廢了!」自此他失去了左前臂。
他當年雖然只得右手健全,但他很快學會單手綁鞋帶、單手騎單車,初中時更被邀加入殘疾人田徑隊,十六歲到國家帆船隊備戰殘奧。他表示轉學帆船,只因帆船隊每天有一百元津貼。當時教練欲教他打繩結,卻無從入手,徐京坤於是拉繩繞暖水壺,獨自苦練,隊友看電視時他在練,隊友休息他仍在練,直到別人兩隻手也沒有他快。即使過程艱苦,徐京坤從沒想過放棄,「我沒有退路,退回去就是應了『這孩子廢了』。」
○八北京殘奧,努力不懈的徐京坤躋身前十,但殘奧結束國家帆船隊解散,他只能回家做一些小生意,及後中國航海運動家翟墨環球航行歸來,令徐重燃航海念頭,其後數年,他先後完成單人環中國海航行、迷你跨洋賽、環球航行,幾乎登上中國所有帆船賽頒獎台,更多次創出世界紀錄。
航海是人生修行場
徐京坤表示,航海初期他只是想證明給別人看「我可以做得到」,但慢慢地,他發現航海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歷練,是人生修行場,「如何管理好自己、如何運用好技術和科技,和自然和諧相處,利用風、海浪、水流來幫助你到達遠方」,航海徹底將他改變,讓他感到活得自在。
徐京坤除了是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的獨臂船長,也是唯一擁有中、英、美、法四國的國際帆船駕照簽證官,是內地擁有最多學生的帆船教練,很多學生如今已成為專業帆船選手,參加遠洋賽事。
徐京坤的成就,多次獲選為中國的年度帆船人物,但他認為中國遠洋帆船文化仍處於起步階段,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成績,普及帆船運動,鼓勵更多人參與及關注海洋,「更多中國航海人給年輕人埋下夢想的種子,只有這樣,未來我們才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開花結果。」
對於今次旺代帆船賽取得的成績,徐京坤強調完賽時不是終點,不是結束,「對我來說,到港的那一刻是中國航海的全新
開始。」

頂級帆船撞壞「修不起」
過去幾年,徐京坤的帆船一直停泊在法國的港口,船頭還掛着一行字:別碰我的船,我修不起!
徐京坤的戰船是帆船界最頂級之一的IMOCA60,新船售價九百萬歐元(約七千四百萬港元),徐的是二手船,也要二三百萬歐元,但性能極好,買船的錢是熱愛航海各路兄弟贊助,因而怕被碰撞損壞,不得不掛上提醒小心的字牌。
IMOCA60級水翼帆船二○一九年推出,一般有八面帆,每面帆重一百多公斤,由高科技複合材質打造,另外甲板覆蓋着太陽能電池板,出海航行時能源能夠自給自足。此外,該船的招牌設計是垂直插入海中的龍骨,以及兩側伸出的水翼,迎風航行時兩翼升起如同飛魚翅膀,幫助船隻減少摩擦力,速度因而更快。
徐京坤說:「第一次上船前,我從來沒真實接觸過,都是看視頻了解,航行時,才發現這船在海面上真的在『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