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0:22 2025-03-09

英國以往被認為是寵物友善國家,據統計當地超過一半家庭有飼養寵物,但近期這種愛護動物趨勢卻出現變化,有英國動物救援慈善機構估計,去年有高達二十五萬隻貓被遺棄,更形容情況為「日益加深的危機」。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人選擇收養寵物作伴,但隨着一切復常,飼養寵物的開支成為許多家庭重擔,在電費、寵物醫療費等成本高漲下,使不少家庭選擇棄養。

「目前被帶入救援中心的貓咪數量多得令人震驚。」新特蘭動物慈善機構 Pawz for Thought義工洛林桑頓(Lorraine Thornton)表示,近一年收容棄貓情況是有史以來最糟糕。該慈善機構正在照顧近百隻貓咪,按年增加約百分之三十,令機構人手或配套都超出負荷,逼於無奈首次拒絕接收。
據洛林桑頓觀察,被遺棄的貓越來越多,主要因為絕育費用太高。她說:「許多主人在生活成本上升的壓力下,根本無力支付獸醫費用為寵物做絕育手術。有女士養了一隻貓,但貓咪卻兩次懷孕,令她變成養十隻,最終無力照顧而要請求幫助。」
這情況只是冰山一角,根據英國「貓咪保護協會」( Cats Protection)早前公布的調查數字顯示, 二三年他們救助多達十八萬四千隻貓,平均每天五百隻;但單是去年首七個月,棄養貓個案已按年增加百分之三十四,推算全年有高達二十五萬隻貓被遺棄。
貓咪保護協會的年度統計報告亦顯示,英國的寵物貓數量正在下降, 由二三年的一千一百萬隻下降至一千○六十萬隻,加上最近有調查發現,在英國飼養一隻貓,每年平均要花一千英鎊;三分之一主人表示感到當前經濟環境「極大影響」,近百分之二十的主人從貓咪必需品上「開刀」節流,減少在疫苗接種或植入晶片等支出。

收購獸醫診所形成壟斷
專家指減少接種疫苗,或令寵物生病的機率增加,最終走上棄養之路。英國競爭監管機構(CMA)近期出手,對獸醫定價進行正式調查,初步結果反映大企業集團收購約三分一獨立獸醫診所形成壟斷,令寵物主人難以獲取價格表等基本信息,並且支付過高的藥品費用。
CMA執行長薩拉卡德爾(Sarah Cardell)提到,照顧生病的寵物會為主人們帶來真正的經濟壓力,「人們可能要支付過高的藥費,甚至不知道治療方案是否最為適合、有否替代方案。大型獸醫集團除了減少消費者的選擇,更會壟斷地區的服務,使藥物都很難以較便宜的價錢買到。」CMA將成立一個由獨立專家組成的調查小組來監督調查,惟短時間內,難以對這個價值二十億英鎊的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斯伍德賽德動物福利信託基金會(Woodside Sanctuary)高級經理海倫萊科恩特(Helen Lecointe)坦言,大多數棄貓都是在主人搬家時被遺棄,更有些拋棄貓咪的主人會竭盡全力確保他們的寵物不會回家,或是自己無法被追蹤。自去年六月起,英國所有貓咪必須植入晶片,不遵守規定的主人將面臨最高五百英鎊的罰款,「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已經沒人使用的電話號碼。晶片可能只是一個成效甚微的保護措施。」

多個動物慈善機構現財困
大量貓咪被遺棄,令多個動物慈善機構的財政都出現問題,貓咪保護協會動物福利和營運總監麥克艾利諾(Mike Elliott)就透露,在過去五年中,狗和貓平均等待收養的時間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從一九年的三十一日增加到二三年的近四十二日。他說:「尤其是在冬天,被遺棄的貓又餓又冷又害怕,隨着個案增加,我們逼切需要支持,以確保能夠繼續為貓提供食物、住處和照顧。」
布里斯托爾動物救援中心(ARC)自一八八七年以來一直照顧市內的寵物和野生動物,是該市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動物慈善機構,負責人表示他們已經到了臨界點,部分動物需要進行多項手術,所需的費用非常昂貴,估計主人們無法負擔獸醫費用,才選擇棄養。

這個機構相對幸運,有志願之士幫忙籌款,菲爾懷特(Phil Hobbins-White)是其中一位,他每年跑一個月的馬拉松,為該中心籌集資金,去年就完成了七場馬拉松比賽,他說:「我自己也養了兩隻救援犬,我跑的每場馬拉松和籌集到的每一英鎊都讓我感到非常有意義,希望能讓需要幫助的動物有生存機會。」

英國首位貓外交官誕生
正所謂同貓唔同命,英國外交部前首席捕鼠大臣帕默斯頓(Palmerston)退休四年多後,再有新任務,被派駐英國海外領土百慕達,擔任新總督的外交顧問,成為英國第一位貓外交官。
帕默斯頓於一六年加入政府,派駐唐寧街,出任外交部首席捕鼠大臣,工作四年後於二〇年退休,被外交部官員默多克(Andrew Murdoch)領養。隨着默多克今年一月就任百慕達總督,帕默斯頓亦順理成章被派駐百慕達重出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