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爬蟲動物成大熱 │ 鬆獅蜥、變色龍成最大受害者
更新時間:18:17 2024-03-13
發佈時間:18:17 2024-03-13

兔年養兔應節而出現棄兔潮,誰會想到龍年亦有應節寵物。坊間部分爬蟲店以「龍」為賣點出售蜥蝪、變色龍等爬蟲動物。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部幹事黃朗研Victor預視龍年過後可能出現棄養潮,奉勸市民不要衝動飼養,飼養爬蟲動物絕不簡單。 

十二生肖中,只有龍是一種虛構的動物,只可以從神話故事中看到牠,可能因為這種神秘感,令大眾都想一嘗當龍的主人而飼養爬蟲動物,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領養部幹事黃朗研Victor說鬆獅蜥(Bearded Dragon)和變色龍是龍年的最大受害者,兩者都包含「龍」字。

棄野外影響生態

暫養在協會的爬蟲動物多數是棄養或野外救獲,Victor說近一年領養率大幅下降,但棄養就不絕:「以往一星期約有一至兩宗棄養蜥蜴個案,現時有三至四個,有上升趨勢。協會的資深幹事說十二年前的蛇年曾出現過棄蛇潮,所以我們擔心年尾會出現棄蜥蜴潮,而明年會再出現一次棄蛇潮。」Victor亦言蜥蜴的價格由幾百至幾千元,對香港人來說不是大數目,所以擔心他們一時衝動而購入飼養。
爬蟲動物不如貓狗動作表情多多,但牠們一樣會有脾氣,好像協會的教育大使小龍女就是,Victor說牠有時會擺尾拍打義工:「小龍女是綠鬣蜥品種,六年前被人棄於某公園內。綠鬣蜥在台灣被視為外來入侵物種,香港間中都會發現被棄的綠鬣蜥,因為牠們的外貌與龍有幾分相似,若市民趁着龍年而飼養牠們,幼體的綠鬣蜥只有十五至二十厘米長,但成體可長達兩米,普遍因為體型大而被飼主棄於野外,如牠們能夠適應香港的野外環境便會大量繁殖,到時候便會影響本地的生態系統。」綠鬣蜥只需二至三年便生長成熟開始繁殖,牠們每次可產二十至七十顆卵,繁殖率比流浪貓狗多,若市民隨處棄養,久而久之綠鬣蜥可能會成為社區動物。

異寵滿足獵奇心態

非法走私蜥蝪是造成「龍禍」的重要原因。Victor說:「擁有爬蟲類動物主要是滿足飼主的獵奇心態,常見的蜥蜴品種已滿足不到他們,所以會尋找較冷門的品種,而冷門品種主要從野外狩獵得來,習慣野外生活的牠們承受不了被圈養的壓力。走私來港的蜥蜴大多是瀕危種類,市價過萬元以上,但存活率十分低,大多數都有呼吸道感染、寄生蟲等疾病,之前我們接收過一批走私蜥蝪,最終都全部死亡。」
年約三至四歲的水巨蜥阿古是走私的倖存者。Victor說水巨蜥屬於非法入口動物:「在街上救獲牠,當時只有十厘米長,但水巨蜥最長可以有六十至九十厘米,且牠們的壽命長達三十至四十年,所以不適合被人領養。」阿古的外表雖然有點嚇人,Victor說牠從小到大都習慣與人類相處,不會像其他爬蟲動物般容易緊張,性格溫馴又親人,因此十分適合擔當協會的教育大使。
有病是常見棄養原因:「曾經一位飼主遺棄飼養了一個月的蜥蜴,原因是牠天生患有痛風症,需長期的治療,我們會飼至終老。」Victor說。

蜥蜴的常見疾病

居住在阿古對面的鬆獅蜥希希,本名中雖有「Dragon」一詞,但希希的身體就不如龍般「硬淨」。
希希的前飼主以各種理由棄養牠,去年五月開始在協會生活,Victor說:「前飼主將希希和一隻水龜放在水缸內混合飼養,但蜥蜴需要乾爽,水龜需要濕潤,生活環境絕不適合希希。同時水龜性格不友善,之前已咬死另一條蜥蜴,導致希希長時間要爬上缸頂生活。前飼主雖然有餵食,但希希不敢爬下來進食,所以當我們接收希希時,牠的身體十分虛弱,下顎骨患上骨髓炎,需要做手術切除,切除後希希只可以人手餵食流質食物。」
Victor說接收及救回來爬蟲動物有以下常見疾病:「代謝性骨病,蜥蜴需要曬紫外線燈和太陽,若吸收不足紫外線,身體製造不到足夠的鈣,容易患上骨質疏鬆。冬天時飼主沒有做足保暖,夏天時開冷氣導致室溫一冷一熱,會令蜥蝪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明顯的病徵有雙眼紅及腫脹,呼吸時會噴出黃、綠、透明的分泌物。嚴重時口腔被分泌物黏着,鼻孔分泌物過多令牠們不能呼吸,張口呼吸時會發出聲音,若飼主沒有及時醫治便會演變成肺炎。」
此外,Victor說爬蟲動物與寄生蟲是共生,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在牠們的大便發現大量寄生蟲。若是有,可能是牠們受壓,體內釋出一些化學物質令免疫系統下降,寄生蟲便會出現並攻擊牠們,令牠們生病。

餵養不當致生病

Victor說爬蟲動物患病主要原因是飼主的不當飼養:「一位飼主看到鬆獅蜥喜歡吃蟋蟀和麥皮蟲,便不停餵牠吃,最終令鬆獅蜥患上脂肪肝,需要長期服藥治療,但飼主不想承擔,最終棄養。」
不同種類的爬蟲動物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各有不同,以鬆獅蜥來說溫度要在二十五至三十二度,濕度則在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生活環境配置方面,Victor說燈是必須的:「UVA聚熱燈、UVB紫外線燈和夜間保暖燈是必要,部分飼主覺得將牠們放在窗前已可曬太陽,玻璃窗會阻隔紫外線,而鬆獅蜥需要的是紫外線。另外爬蟲箱、躲藏用的山洞、尿墊和水兜都是應有的配置。」
日常照顧上,Victor建議飼主每星期讓牠們浸水:「一星期浸暖水(約三十度)兩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鐘。若吸收不到足夠的水分,牠們的臀部吸入水分時,大腸亦能吸收到,可軟化和預防結石。水深不要浸過頭部,最好是一邊浸水,一邊照燈,可以防止水溫下降。浸水時可以灑水在牠們的頭上,模擬在熱帶雨林被雨淋的情景。」
Victor奉勸市民領養代替購買:「協會的待領動物經過獸醫檢查身體狀況,完全健康才會開放領養。同時市民在協會領養爬蟲動物,我們會向他們教授正確的飼養方法。」

性格巨星—變色龍

 變色龍性格溫馴,但網上有說變色龍比貓狗更難養,Victor亦說牠們的飼養方法十分講究:「變色龍只會喝流動的水,貓用的噴泉式飲水機亦不能滿足牠們,飼主需要在箱內安裝自動灑水器或人手噴濕,將箱內的水模擬成露水的狀態,變色龍才會飲用。」
另外,變色龍喜歡寧靜,輕微的噪音都會令牠們產生壓力,繼而不吃不喝慢性自殺,是爬蟲界的性格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