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守株待兔 創投公司主席、立法會議員吳傑莊
更新時間:15:23 2022-11-16
發佈時間:15:23 2022-11-16

「機會不是賜予,是需要爭取。」是立法會選委界別議員吳傑莊由細到大的做人做事座右銘。這句說話讓他成功減肥重拾自信,又令他考獲獎學金兼以一級榮譽大學畢業;即使踏出社會工作,也曾助他透過創業,在創科的職場上跨過不少難關,找到人生的目標。

現年四十八歲的吳傑莊,理解這句座右銘的意思,是叫人凡事要主動,所以他一路走來都拒絕守株待兔,二十多歲看好科研發展的潛力,在初創熱潮仍未遍地開花時,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創立科研公司;三十多歲更帶領公司到美國上市。當上市公司主席數年後,他毅然將股權出售,因為他又有新諗頭,希望由創業者身份轉換跑道,成為創業者的教練,以過來人經驗,在初創路上培育年輕一代。

吳傑莊現在既是立法會議員,也是創投公司主席,雖然身兼多職,但工作環環相扣,且全部圍繞着推動創科企業,以至培育業界的年輕人,目標是在海外推廣香港及大灣區的科研發展,吸引海外技術和資金來港。

 

吳傑莊(左三)的G-Rocket是高鋒集團旗下為培育初創而設的創業加速基地,立足大中華地區。
吳傑莊(左三)的G-Rocket是高鋒集團旗下為培育初創而設的創業加速基地,立足大中華地區。

 

從創業者變成科研初創的導師,將個人創業經驗傳承給年輕一代,讓後者少走冤枉路,是吳傑莊認為有價值的工作。吳傑莊直言創業過程困難及孤獨,而陪伴他走到現在的座右銘,正是電影《教父》中的一句話。

「Real power can’t be given. It must be taken。我將權力(Power)改為機會(Opportunity),即機會不是賜予,是要爭取。」吳傑莊爭取機會的心,在他中七的暑假開始展現出來。

 

吳傑莊中學年代是一名肥仔,重一百九十磅,他自言當時性格怕羞及缺乏自信。
吳傑莊中學年代是一名肥仔,重一百九十磅,他自言當時性格怕羞及缺乏自信。

 

「中學年代我是一名肥仔,約一百九十磅,是個怕羞且自信心不足的年輕人。中七考完A-Level(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那年,由於暑假長達四至五個月,當時決心減肥,透過節食及做運動,數個月內減至約一百四十磅,外形改善了,就開始有自信,以全新的自己迎接大學生活。」外形的轉變令吳傑莊踏出了自信的第一步,緊接下一步是爭取學術成績。

吳傑莊不諱言,他中學成績一般,直至進入理大修讀製造工程學後始發力讀書,成績突飛猛進,大學一年級已奪下全班第一,並爭取到獎學金,九六年更以一級榮譽畢業。

吳傑莊(左)於清華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時,經常要到北京與教授們討論研究進程。
吳傑莊(左)於清華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時,經常要到北京與教授們討論研究進程。

 

當時理大與不同企業合辦的「廠校合作計劃」,讓畢業生在繼續進修之餘能學以致用,直接進入企業認識真實的營運及管理。吳傑莊憑藉優績,成功爭取到這計劃的入場券,九六至九九年間一邊進修博士學位,一邊參與企業實務工作,「我參與了一家廠商的企業資訊管理系統研發,幫企業設計電腦系統,聯繫中、港兩地的財務運作。」

吳傑莊得到實戰經驗後,馬上把握時機創業,於九九年與三位理大同學開公司,展開個人事業之旅。

情人節 創立公司

「還記得公司成立的日期是二月十四日情人節,我們創立了高鋒集團,旗下有303科技,以及在○一年成立鈦極科技。當時我們一心向科技發展,但初期僅為其他公司寫網頁及程式軟件賺取收入。直至有一次,在美國看到一個大型科技展覽會,得悉指紋辨別技術的發展,回港後便開始透過303科技發展相關業務。」吳傑莊說。

他回首看,認為指紋辨別技術含量較低,真正的重頭戲是發展人臉識別技術,「○一年美國九一一恐怖襲擊發生後,我們洞悉到防衛安全會成為全球潮流所在,故決定自行開發一套人臉識別技術。」經過數年研發,吳傑莊對自己的製成品滿有信心,更競投香港入境事務處一個人臉識別項目的合約,結果輸了給一間日本企業。

痛定思痛後,他決定向外取經,提升功力,「我看到內地擁有技術及龐大的市場,北京在○一年成功申辦奧運後,整個市場充滿着信心,故選擇到北京取經。」吳傑莊指,其實他同時揀了中國及美國作為提升公司的助力,前者取其技術及市場,後者則提供融資的資金,故選擇將鈦極在美國上市。

 

入讀理工大學後,吳傑莊(中)成績突飛猛進,更考獲獎學金。
入讀理工大學後,吳傑莊(中)成績突飛猛進,更考獲獎學金。

 

就像武俠小說的主角一樣,要武功脫胎換骨,便要排除萬難尋得高人傳授絕技。吳傑莊當時在內地沒有太多人脈,幸好○二年加入了全國青聯,這是中國共產黨旗下的青年團體,當中有一位北京朋友提供了一本電話簿給吳傑莊,讓他可以從中尋找適合的導師。

不斷打電話毛遂自薦,吳傑莊最終聯絡上北京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一位教授。

零下十度 戶外等拜師

「○四年的冬天,我到北京首次拜訪那位教授。當時準備了一本厚厚的個人資料,在零下十度的氣溫下,於清華大學外等了約一小時,全身都凍僵了,最後獲教授接見。到他辦公室後,他給了我一杯熱茶,還記得那一刻頓時身心回暖。」一番轉折,吳傑莊最終得以過關,成了清華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和提升硬件及鏡頭等技術,這是人臉識別系統中重要的一環。

接下來的兩年,吳傑莊遊走香港、北京及深圳三地。這次北上拜師,令吳傑莊得到清華大學的技術及中國科學院的合作關係,旗下公司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終於脫胎換骨,更於○六年率先獲羅湖口岸應用,是當地第一代的人臉識別技術。獲得羅湖口岸這份合約後,鈦極業務從此踏上軌道,同年更在美國上市。

當了上市公司主席數年後,吳傑莊萌起轉型念頭,希望作多元化的投資及發展,特別是青年初創培育工作,故出售了鈦極的股權。

「當年在深圳研發人臉識別系統時,甚麼都要親力親為。公司租了個小單位放滿電腦,招聘了十個八個程式編寫人員。誰料某日回公司,發現全部電腦都被員工偷走了,單位空空如也。最後除了要換個較安全的公司地點外,其中一個拍檔更要長駐深圳,電腦內容也要適時備份。」吳傑莊直言,那時候沒有政府或團體協助初創公司,唯有從錯誤中學習。

 

養蟹的初創企業,運用人工智能機械臂協助飼養,有效提高蟹的存活率,吳傑莊認為該項目發展潛力優厚。
養蟹的初創企業,運用人工智能機械臂協助飼養,有效提高蟹的存活率,吳傑莊認為該項目發展潛力優厚。

 

轉跑道培育 初創企業

反觀現在的初創,創業路上有不同渠道提供創業資訊及資金,企業孵化器更成為初創的明燈。他希望擔當這些企業的孵化器,提供成長的環境,包括培訓、融資、市場推廣、技術、營運、法律及諮詢等多元化服務,協助有潛質的初創發展。

在他參與的眾多初創投資項目中,吳傑莊較看好元宇宙及生物科技這類初創的發展潛力。這些高科技對普羅市民看似遙遠,但原來科技與傳統結合的初創,同樣具發展空間。

「我們投資了一家用人工智能及科技飼養本地蟹的初創,當中涉及機械臂及人工智能飼養技術。當時有一間公司本業是從事傳統餐飲業務,主力賣蟹,後來找我們協助研究用科技養蟹,並成立了初創持續發展。養蟹並不容易,因其存活率只有單位數百分比,但引用人工智能及科技飼養後可提升至雙位數百分比,更可養出本地出產的軟殼蟹。」吳傑莊透露,這間初創由兩至三名本地博士生組成,預期今年底將有本地蟹推出市場。

吳傑莊現時兼顧商界及政界的角色,當立法會議員後,覺得最大轉變是以往為年輕人在外圍工作,現在可在核心內幫他們發聲。從事政治及青年工作期間,他說見到很多問題,更特別關注社會向上流,及兒童的生活環境問題,「我年少時也住過劏房,明白小朋友在這些環境下學習及成長確實受影響,後來上了公屋生活大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