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公在立法會,狄志遠時刻拿捏分寸,避免遭誤解或排擠。
吾道不孤 立法會社會福利界議員狄志遠
更新時間:16:47 2022-08-10
發佈時間:16:47 2022-08-10

一支公,不輕鬆,狄志遠是今屆立法會九十名議員之中唯一的非建制派。在一比八十九的局面要有 作為,要有影響力,就必須主動參與或經營新同事有意合作,而又不太敏感的事,例如一起向老人 院及弱勢社群派發抗疫物資,他更獲得一個副總召集人銜頭。

不過,橄欖枝仍很脆弱,代表社會福利界的狄志遠,名正言順想擔任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副主 席,同事卻不讓步。在立法會首半年的日子,性格樂天的他總結為:「民生議題有不少合作空間, 沒有好孤單的感覺,是我期望達到的效果。」

或許熱愛跑步的他,早已養成與人保持舒適距離。他立志集齊「世界六大全馬」獎牌,還與幾位議 員同事組成跑步群組,相約在維港海旁黃昏跑。聯誼之餘,也能保持自我,就如他的從政路,獨立 卻不孤單。

 

民主黨一九九四年成立,創黨成員各有際遇。後排左七是狄志遠。
民主黨一九九四年成立,創黨成員各有際遇。後排左七是狄志遠。

 

立法會正在放暑假,狄志遠除了勤於與社福界選民聯繫,還要計劃下一個立法年度的工作,包括爭 取改善老人院人手和服務質素、落實「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服務需要及支援研究報告」的建議, 以及加強監管兒童院等,他相信這些民生議題,會有議員同事關心。

他說:「福利議題無大爭議性,較易動員其他議員一起發揮力量,民生方面,議員絕對有合作空 間,但去到例如『要求政府寬大處理社會運動中被捕的年輕人』這類議題,就沒那麼容易。」

狄志遠既是立法會新人,也是立法局(港英時期稱謂)舊人。一九九一年他三十四歲,在新界北選 區當選立法局議員,當年是在現已改作終審法院大樓的古迹內開會,而且他當時不是一支公,有一 大班民主派朋友興高采烈勝選入局。當了一屆議員,他放棄競逐連任。

三十年後他懷着「孤單的心情」再次成為議員,人面全非,選舉制度改頭換面,議會大樓遷址,當 年共事的許多民主派朋友早已分道揚鑣,退休、作古、身陷囹圄或移居海外都有,而在立法會,除 了舊相識林筱魯和陸瀚民,其他議員都是泛泛之交,「不過,大家在立法會出出入入,我一定認得 他們的樣貌,但有些議員我會撈亂他們的名字。」

無政黨背景而不想孤軍作戰的議員積極結盟,狄志遠選擇不加入﹕「有一絲考慮過結盟,但始終別 人發言不能代表我,我也不想別人代表我發言,現在是搞政治,不是分工你負責掃地我負責煮飯, 而且搞個系統出來,就要花時間協調。」他享受現在獨行俠的自由。

歐洲議會今年一月通過《關於香港侵犯基本自由》決議,強烈譴責本港人權狀況惡化,呼籲歐盟採 取制裁措施。立法會議員群起聯署反譴責,惟狄志遠及另一議員無參加,「有些政治立場真的不 同。跟歐洲議會對立是不利香港的,溝通勝過對立。如果習慣了聯署,就會以為每次我都一定會 簽,有主觀期望,當第三次叫我聯署而我不簽,就會覺得我『搞搞震』。」

 

狄志遠(後排中)相約幾位同樣愛跑步的議員維港海濱黃昏跑。
狄志遠(後排中)相約幾位同樣愛跑步的議員維港海濱黃昏跑。

 

走鋼線 只為不被排擠

不埋堆猶自可,不表態就不行,他隨後發表一份聲明「高度關注」歐洲議會的決議,比八十八名議 員的「強烈譴責」聲明溫和得多。他評估今次處理手法無損害他和其他議員的關係,無負面後果, 「不想有任何誤解,因為在立法會若然被誤解我會好難受,被排擠我就發揮不到作用,若誤以為我 凡事不合作,將來我提出有關社福的事,其他議員也不會跟我合作。」身處一比八十九的局面,如 何拿捏與其他議員的關係與分寸,有如走鋼線般考功夫。

重返議會,狄志遠首先要適應有別於昔日暢所欲言的限時發言新規矩,並需要出席一些活動如「社 福界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不過,相比真正的新議員,他作為舊新人,多多 少少會贏在起跑線。眼見一些新議員花了半年仍在摸索議事程序、裝修辦事處,他憑着議會經驗, 一個月內安頓好辦事處的人事和布局,便馬上起動,着手提出質詢、議案。

甫上任,他揚言一百日內動議辯論重啟政改,結果無兌現,但他堅持有拖無欠,「上半年,時任政 府即將落場,會將這議題推給下屆政府,現在新政府上場,任期五年,我覺得有空間討論。」

現行選舉制度採用不久,要求重啟政改是否不切實際?狄志遠卻說:「近來我問朋友和辦事處同事 意見,在立法會提出動議辯論,題目應該是重啟政改?抑或改善老人院服務?大部分人說後者,因 為比較實際,但我揀重啟政改。爭取民主是理想,如果連我都不提,還有多少聲音會在這方面發 揮?至少要保持社會上有這個聲音。」

狄志遠從匯點成員、民主黨副主席到今天的新思維主席,三十多年來,民主派人各有志,他選擇走 中間路線。相識於匯點時期的李華明,去年底不理民主黨反對,堅持為他助選,後來狄志遠投票支 持李家超當特首,李華明公開表示跌眼鏡,十分失望。

狄志遠有自己的盤算,「李家超政綱『唔係好掂』,我不滿意,但我不搞對立,不想跟他切割,我 伸出友誼之手,想合作,我不會不認同政府,不會想政府做得差。無人期望我投票支持他,但我好 主動,好公開,真正投了他一票,就是要告訴他,他必須與不同意見的人合作,而我先表達了誠 意。今日搞政治,若然同政府對立,對香港無好處。如果我在社會撕裂氣氛中永遠站在任何一邊, 我就無存在價值。」

狄志遠認為,對立於事無補,國安法帶來穩定,但社會撕裂問題,特區政府必須設法修復,爭取民 心,否則施政不順,他主張政府寬大處理社會運動中被捕年輕人,有助復和。他是蝙蝠俠迷,今年 電影《蝙蝠俠》有句台詞:「復仇改變不了過去,不管是我或是其他人的過去。」

 

世界六大馬拉松的目標,狄志遠完成了一半。
世界六大馬拉松的目標,狄志遠完成了一半。

 

談跑步 參加六大賽事

中間路線,注定兩面不討好,「『出賣香港』、『奶共』之類批評在網上好多,第一日行這條路就 預咗,我心理狀態夠健康。有幾大傷害?有幾難受?有時會有兩、三分鐘的情緒。最難受是連累屋 企人受苦,參與政治一定會受到攻擊,這麼多年,我和太太已調整心態。」

談政治,狄志遠從容;談跑步,他雀躍,宏願是參加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在柏 林、東京和芝加哥完成了三馬,已報名明年四月的倫敦馬拉松,剩下兩個目標是紐約和波士頓。然 後,就是耶路撒冷馬拉松,在苦路奔跑。堅信自己人生方向正確的人,在苦路上不會感覺孤單。

飯桌上 不談政治

公事不帶回家,吃飯不談政治。育有一子一女的狄志遠說:「有次食飯,阿仔同我講『老竇,哎 吖,唔該你啦,你在討論區又上榜了,排得好高。』我無特別回應,也沒有反駁那些網上批評。」 狄志遠並非網絡常客,網上的攻擊對他無甚麼切膚之痛,反而兒子比較上心。

 

家人共聚,狄志遠一臉幸福,他笑自己「老啦」!
家人共聚,狄志遠一臉幸福,他笑自己「老啦」!

 

是因為父子政見有別?「後生仔嘛,我知道他態度如何。」早在兒子未出世,他的政治路線已大致 成型,狄志遠笑說:「只能夠他適應我吧。」

家庭關係基礎打得好就不易撕裂,「我個仔好乖,如果我不在家,他會陪阿媽食晚飯,甚少讓她獨 自吃飯,他好錫阿媽。」女兒已結婚生仔,當了外公的狄志遠,樂於大時大節親自下廚,「太太生 日,寫好菜單我去煮。」因為他堅持政治歸政治,食飯歸食飯,要留住家人的心,先留住他們個 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