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築起防線 對抗RSV病毒感染

更新時間:16:37 2024-07-31
發佈時間:16:37 2024-07-31

嬰幼兒的發育及免疫系統仍未成熟,最容易遭到細菌或病毒侵襲,不禁令父母憂心忡忡,其中四季均有爆發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更被稱為隱形殺手,小朋友感染後或會併發肺炎或支氣管炎。今期兒科專科醫生會為大家揭開這個病毒的神秘面紗,助大家對抗感染高峰期。

今年三歲旳晴晴是早產嬰兒,也是李太的第一胎。李太記得晴晴歲半那年,某天呼吸異常及發出嘶嘶聲,她立即帶女兒到醫院求診,醫生檢查後即時安排她入院接受治療。
經過臨床診斷及化驗,確診晴晴當時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醫生也為她進行了紓緩性治療。然而,晴晴高燒持續,耳朵並有脹痛情況,檢查之下,原來是病毒感染併發中耳炎,需要處方抗生素,住院一星期才康復。

感染或致併發症

RSV病毒向來是「嬰幼兒殺手」,幾乎全年皆有感染個案,二至三月開始有感染個案,大約維持六個月,然後每四至八個月重臨高峰。根據統計,在二○一九年全球錄得三千三百萬宗與RSV病毒相關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個案,其中約十萬宗死亡個案涉及五歲或以下兒童。在香港,RSV病毒更是導致一歲以下幼童住院的最常見呼吸道病毒,佔多於一半病例。
究竟甚麼是RSV病毒,如何侵襲人體?仁安醫院兒科顧問醫生馮卓文說:「RSV病毒是一種單鏈核糖核酸病毒,不止是嬰幼兒或兒童,健壯的成年人或長者同樣有可能被感染,跟傷風感冒一樣,是非常普遍。然而,身體狀況不同,所出現的病徵亦會有所不同。」
RSV病毒之所以常見,或多或少與它的傳染性有關。這種病毒可透過患者的分泌物、飛沫傳播,例如接觸受污染的手、食具或接觸剛染有患者鼻或喉部分泌物的物件而間接傳播,潛伏期為一至十天,通常為五至七天。
馮醫生表示,嬰幼兒感染RSV病毒後,徵狀類似傷風感冒,出現發燒、流鼻水、咳嗽、頭痛、食慾減退、身體感到痛楚或軟弱無力等症狀,最令人擔心的是,感染或會引致肺炎及支氣管炎等併發症︰「當病毒入侵小朋友的下呼吸道,可能會頻密地咳嗽,家長甚至會聽到子女呼吸時出現嘶嘶聲,呼吸辛苦及急促。」
當RSV病毒傳播到細支氣管,會刺激黏膜引致腫脹,產生嚴重咳嗽及喘鳴聲,肺部的痰涎亦會不停增加,更容易引起細支氣管感染併發症。有外國研究就指出,感染過RSV病毒的兒童長大後,患上哮喘的風險較沒有感染RSV病毒的兒童高出兩至三成,估計與RSV令他們的細支氣管變得敏感有關。

呼吸異常須求診

嬰幼兒容易受RSV病毒感染,部分嬰幼兒群組在感染後較容易出現併發症,例如早產嬰兒、肺部支氣管發育不良或患有慢性肺病,以及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等。為甚麼早產嬰兒容易受到RSV病毒感染呢?原來,早產嬰兒的肺部多數尚未完全發育,肺部較足月出生的嬰兒小,氣管也較狹窄,一旦感染,就有機會造成氣管阻塞,引發嚴重呼吸道問題。
李太記得,當時囡囡病發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加上咳嗽及氣喘等病徵,她一度以為囡囡不幸感染COVID。馮醫生指出,RSV病毒感染與流感、新冠肺炎部分徵狀類似,但可透過若干表徵辨認,「感染RSV病毒後較常會有嚴重咳嗽、喘鳴及持續流鼻水,而流感或新冠肺炎,常見有喉嚨痛等情況。」他說。
家中嬰幼兒如有上述呼吸道感染徵狀,馮醫生建議家長可留意他們的呼吸狀況,會否變得急促及困難,並且可以計算每分鐘的呼吸次數。如每分鐘超過四十次呼吸就是相對急促,如果一分鐘達五、六十次,屬於非常急速,應該立即求診。
家長也可以觀察子女上腹部肋骨附近的狀況,如果呼吸時大幅起伏,顯示呼吸用力及有困難。另外嬰幼兒發病時,呼吸時鼻孔大幅張開、並會感到異常疲倦、食慾不振,或嘴唇及指甲發紫等,這些屬較嚴重徵狀,需要立即求醫。
馮醫生說,如有上述徵狀病童求診,診斷時除臨床檢查及詢問病發經過外,一般都會安排病毒測試,以確定患者感染哪種病毒。現時,坊間亦有些六合一快速測試劑,能夠一併檢測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新冠病毒、RSV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體,家長如有懷疑,可在求醫前自行快測,也有助醫生盡早斷症。
醫生並要確定患者有否併發肺炎及支氣管炎,假如聆聽到肺部有許多雜聲,出現肺炎的機會便較大,有需要時會安排進行肺部X光檢查。馮醫生提到,小朋友感染了RSV病毒,意味着身體抵抗力變差,或有機會同一時間感染其他細菌,例如肺炎鏈球菌,家長必須提高警覺,避免雙重打擊。

暫無針對性治療

現時,並沒有專門針對RSV病毒的藥物,馮醫生指治療一般以紓緩性為主,尤其當嬰幼兒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或喘鳴,或要入院及呼吸支援;輕微者則會獲處方氣管擴張藥物,改善呼吸狀況。如像李太囡囡般因細菌引起併發症,包括肺炎、鼻竇炎或中耳炎,需要服用抗生素應對。
部分感染RSV病毒的嬰幼兒個案,可能需要使用到抗病毒藥物,例如本身有長期病患、早產、慢性肺病及心臟病等,但馮醫生指這種情況非常少見,除非患者病情嚴重到被送入深切治療部,才會考慮處方相關藥物。
馮醫生建議家長為發燒的子女補充水分,「當體溫每升高攝氏一度,人體就要多百分之十水分彌補所需,同時避免飲用凍水,否則會增加黏液分泌,引起更多痰涎。」
要預防小朋友感染RSV病毒,馮醫生指最有效方法是保持個人衞生,尤其小朋友外出時喜歡觸摸物件︰「RSV病毒可以在潔淨的表面生存幾個小時,如摸完之後捽眼捽鼻就有機會受感染。」其他如進出人多擠逼地方需要戴上口罩,經常洗手及定時消毒家居環境等措施,亦須好好遵從。

孕婦疫苗 抗體傳兒

接種疫苗無疑是對抵禦病毒入侵的最佳方法,是否又適用於RSV病毒身上呢?馮醫生說,暫時沒有針對性疫苗提供予嬰幼兒預防RSV病毒感染,但有一種單株抗體的預防性藥物,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保護高危嬰幼兒,即早產並患有慢性肺病,以及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減低他們因感染而引起併發症風險,惟保護期只有三十天,每月注射一次,為期五個月。近年有新型單株抗體藥物面世,歐美地區已經開始使用,只需注射一次便能達到持續保護效果。
要提高嬰幼兒對RSV病毒的保護力,亦可以從媽媽入手。如今,就有疫苗可供懷孕三十二至三十六周的孕婦接種,或分娩前至少十四天前接受注射,以產生抗體並傳給胎兒,便可保護寶寶在出生後頭六個月不會受到感染,預期相關疫苗亦會在本港推出。

注意!RSV發病訊號! 

•呼吸急促、淺而快。
•出現咳嗽伴隨喘鳴聲。
•胸部肋骨之間與下方因胸壁收縮而內陷。
•每次呼吸時,鼻孔都會張開。
•食慾不振。
•異常疲倦。
•嘴唇及指甲發紫。

RSV病毒,也是長者殺手

不要以為RSV病毒只襲擊小朋友,成年人亦受襲,最近歌神張學友因感染RSV要取消演唱會。研究指出,患有哮喘、心臟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病人士,感染後有更大機會出現嚴重狀況;糖尿病及冠心病患者,因感染而入院的風險亦會增加。
針對這種情況,現時就有RSV疫苗能夠用於預防六十歲以上人士因感染而引發的下呼吸道疾病,減低重症及入院風險。醫學界並建議,六十歲以上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免疫系統不全人士可在感染高峰期前接種,藉此加強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