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7:13 2024-06-26
不幸生病需要住院接受治療,除了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更可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究竟一家醫院如何做好安全管理?今期就由仁安醫院總物業設施經理和服務質素管理及訓練部主管,解構該院如何以「風、火、水、電、氣」五大元素建構安全系統。
曾經在外國發生交通意外,被送入當地設備簡陋醫院的綺蘭,如今因病要入院做手術,難免擔心,因此四處訪尋具備完善安全系統的醫院,希望在一個安心的環境下將病患治理好。
仁安醫院總物業設施經理夏民輝(Harry)說,理解病人對安全的要求,這些年來一直盡最大努力把安全風險減至最低。如何打造醫院內高規格的安全系統?Harry以「風、火、水、電、氣」五大元素解構。
風︱除感染隱患
空氣質素不僅是舒適問題,更涉及安全,良好的空氣質素有助於患者康復。Harry說,該院早於二○一二年與認證公司合作,每年進行一次室內環境空氣評估、每五年一次大規模檢測,至今是香港唯一一家私家醫院做到這個準則。
「透過第三方機構公平驗證,在全院十九個地點抽取空氣樣本,只要其中一個不合格,便不獲頒發證書。」Harry說。
他指出,空氣質量涉及溫度、濕度、氣溫轉變及空氣內污染物等因素,尤其在手術室內需要無菌,院方盡力做到「一塵不染」。
「傳統手術室的氣流是單向性,鮮風風速會較快,有機會產生擾流,帶動微細粒子飄揚,增加患者感染風險。現時,院內的七間手術室裝設了紗網,利用『層流』(Laminar Flow)原理將風速減慢,固定地將鮮風帶入室內。經過驗證,手術床的可吸入懸浮粒子含量跌至零,意味着細菌入侵人體機會相當低。」
為了確保空氣質素良好,該院每層均有獨立空氣處理系統,鮮風櫃內設有兩層過濾器,可濾走近九成懸浮粒子及污染物,加上鮮風,空氣就變得更乾淨。此外,新建成的病房內每小時換氣六次,手術室的換氣次數更達到每小時廿五次以上,以確保有足夠通風。
火︱演練不間斷
過去鮮有醫院發生火災,這有賴防火措施奏效。以仁安醫院為例,除符合消防條例的高規格要求,院方定期的防火演練及教育亦應記一功。
首先,該院每四個月會進行一次全院內部消防巡查,點檢警鐘、喉轆、花灑系統及滅火筒等設備;每季及每年均會再由消防承辦商巡查,較法例所要求的年檢一次,院方自我要求檢驗得更頻密。
其次,仁安醫院服務質素管理及訓練部主管何健基醫生指,院方十分重視員工的培訓,以維持高質的服務,所有新入職員工需要上兩小時的職安健課堂,學習防火及滅火知識,確保每名員工遇到火災時懂得應變;每月平均有五個部門需要進行走火演習。院方亦與田心消防處合作,每半年由處方派遺人員分享防火知識,每兩年再與新界東消防處進行聯合演練。
醫院如何「走火警」?Harry指出,該院以長形設計,樓層前中後位置各有一條樓梯,活動自如的患者可由此走到安全火警集合地點。行動不便患者,該院職員會協助他們使用消防電梯離開,大樓三樓亦有平台位置作逃生安頓之用。他強調,「走火警」沒有一個絕對指定的逃生路線,所有人員應跟隨指揮中心及消防員的指示疏散,而樓層花灑系統的電力系統亦是獨立運作,即使停電,也能持續灑水。
水︱質檢防細菌
醫院的水質有多重要不用多說。早於二○一八年,仁安醫院協助水務署撰寫「香港特定建築物(醫院)食水安全計劃範本」,並一直參與水務署之「大廈優質供水認可計劃─食水(管理系統)」,每隔兩年接受評核,一直獲得金證書資格。
Harry說,該計劃以預防為前提,比起以往的「反應式、有壞才修補」,如今就能做到更長遠及具持續性。他舉例,該院每半年會清洗水缸一次,每星期在每層樓的頭中尾房間,各在一間抽查水質,量度包括餘氯在內的物質,每月並會進行大檢查,確保水缸沒有滲漏、食水泵沒有雜音。
該院使用的水冷散熱系統,Harry指出,每日、每星期、每月以至每季及每年進行不同程度之檢驗工作。例如從水塔中抽取樣本監察雜質水平,每日清走舊水,避免細菌滋生。水塔水質量的數據同樣已數碼化,透過儀錶板監察食水質量,如有變化便能迅速反應。
該院並且自行提高標準,每天量度及排放水塔水內導電系數低於1000μS/cm,比起機電工程署要求的1500μS/cm更嚴格。而認證公司會再每月、每季驗水,及每半年徹底清洗水塔,所得報告會提交機電工程署。
電︱四層電源供應
最近多區出現大停電,位處停電區域的醫院會受到影響嗎?Harry指出,該院的電力設施分為四個層次,第一級是由中電提供的兩組供電設施,分別位於顯和里及海福花園變電站,即使其中一個故障,另一個也能在數秒內自動啟動,為醫院恢復供電。第二級是自動電源切換開關系統(ATS),設置了兩個電源供應器,主要為最重要設施優先提供電力,包括所有消防設備、手術室、深切治療部、新生兒深切治療部、伺服器房間及心臟中心等。同樣地,如果其中一組失效,另一組會隨即補上電力,避免這些重中之重的設施無法運作。
至於第三級是五組發電機作為後備電源,分別位於醫院不同位置,假設頭兩級無法供電,這個級別的電力會瞬間互補,給予電力供應。而第四級稱為「不斷電系統」(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Harry指這是用於一些「半秒也不能缺電」的設施,例如手術室、深切治療部及相關維生裝置。
第一級 | 中電供電設施(兩個變電站,如其中一個故障,另一個即時補上)。 |
第二級 | 自動電源切換開關系統(ATS)。 |
第三級 | 五組發電機作為後備電源。 |
第四級 | 「不斷電系統」(供電予手術室、深切治療部及相關維生裝置)。 |
氣︱數據數碼化
Harry說,醫療氣體管理是高質醫院服務的重要元素,而仁安醫院採用的「數碼監察系統」,正是與時並進的變革。
他解釋,以往院內的氣體監察分成不同系統,獨立而行,近年整套系統已全面數碼化,所有氣體監察資料被轉換成數據,由電腦監察,如今只要透過儀錶板(Dashboard)便能同一時間、無時差地作出監察。
以氧氣供應為例,Harry指正常的氧氣氣樽在減壓後壓力為八至十六巴,當壓力跌至七,即氣體儲存量開始下降中,系統會發出預先警示,告知當值技術人員相關狀況,指示更換氣樽。假如未有及時理會,系統會發出第二次警示及電話訊息,通知值班人員及相關部門同事,要求團隊盡快轉換氣樽。
除了訊號,值班人員亦可透過儀錶板的顯示,廿四小時觀察氣樽壓力變化,預知需要換氣的情況,加快工程人員換醫療氣體速度。
Harry表示,就算系統發出換樽指示後未有人立即跟進,也不代表氣體即將用盡,一切都是「防患於未然」。「一個氣樽提供的氧氣可作大約兩日使用,假設一個氣樽壓力低,喉管連接着的另一個氣樽會自動補上,持續提供氧氣。加上數碼化監察,氣體不足供應情況正常是不會發生的。
此外,藥劑部門會每日透過電腦監察醫療氣體的使用量,並會比較該月與往時用量,確保氣體有足夠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