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戰勝抑鬱症 親子同行走出情緒低谷
更新時間:12:00 2023-12-25
發佈時間:12:00 2023-12-25

不論是兒童或青少年,成長時面對不少困惑,有時無法排遣負面情緒,不斷累積被壓至喘不過氣,有可能變成抑鬱症。臨床心理學家說,這種情緒問題處理是否得宜,關鍵在於父母身上。今期就給大家一些與子女相處的建議,攜手擺脫抑鬱症的漩渦。 

曉欣今年升讀中四,學業成績、與同學們的關係也不錯,她亦享受着這段校園時光,無奈自從跟幾位閨密吵架,被疏遠、被孤立,生活出現翻天覆地改變。最初,她經常表現得沒精打采,情緒恍惚,不止成績退步,就連最愛的畫畫也得擱下了畫筆。慢慢地,她變得寢食難安,身體更是疲憊不堪,也因此沒有再上學。
曉欣父親見狀,當然大為緊張,求助於臨床心理學家,始知道女兒患上了抑鬱症,令他非常自責。原來,曉欣在與朋友鬧翻後就經常出現負面想法,覺得自己再沒能力做好任何事,加上媽媽早逝,爸爸自顧說教,最親密的姐姐又在外國留學,沒有情緒窗口可以發洩之下,衍生出情緒病。

 青春期後 情緒多變

成年人一樣,兒童及青少年也會有情緒起伏的時候,像曉欣這種抑鬱症個案,在香港更是有上升的趨勢。仁安醫院臨床心理學家利雪兒指出,雖然現時沒有本地兒童及青少年抑鬱症個案的統計數字,但是估算近七成患者沒有主動求醫,換言之,社會上或存在許多隱藏個案,情況絕對不容忽視。
的而且確,不少中、小學生在成長階段飽受情緒困擾,有社福機構的調查就發現,大約一成小三至小六學生受到抑鬱情緒影響,感到疲倦及不開心;去到中學至大學群組就更嚴重,近三成至五成受訪者曾經出現抑鬱徵狀,遠超正常水平。
利雪兒說,小一至小二學生患上抑鬱症的機會較低,當小朋友步入青春期(六至十二歲階段),多重因素例如遺傳、自身情況、家庭及社交等影響之下,便會容易誘發負面情緒。
「有些小朋友天生情緒較為起伏不定,多愁善感,患上情緒病的機會較高;部分小朋友則相對怕羞,處事缺乏自信,每當遇到困難總會逃避,也會較容易誘發負面情緒;此外,朋輩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天生比較內斂,不太懂與人相處,或被人欺凌,也是抑鬱症的高危一族。」利說。
家庭及學校因素同樣不容忽略,利雪兒指父母關係較差或忙於工作無暇陪伴,子女自然感到難受。臨床上,她留意到不少父母雖然呵護有加,但是就用錯方法,關心變成教誨,缺乏情緒支援,小朋友在情緒上不被理解,處理心情的能力就更差。學校方面,考試壓力及能力錯配(例如成績一般卻被編入精英班)同樣會加劇他們的負面情緒。

自殘行為 救贖心靈

成年人的抑鬱症可能經常出現低落情緒,然而兒童及青少年個案則有分別。利雪兒解釋,對於小朋友來說,情緒是較為抽象的東西,他們未必懂得與家人表達,求醫時較多是感到疲倦及身體疼痛,而且容易發脾氣,只要稍為逼迫就會哭鬧。除此之外,患者會對事物失去興趣、食慾不振及難以集中精神,這些症狀一般會持續兩星期或以上,甚至更久。
利雪兒提醒父母,多留意子女平日行為,最簡單的例子是小朋友經常躲在房間不肯上學,經常睡覺或行屍走肉般打遊戲機,以逃避鬱結的感覺。如果經常感到肚痛或腸胃不適、胃口轉差,無任何原因之下經常發忟,遇到瑣碎事情就會反應過大,必須盡早應對,否則怕延誤病情下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
「我們最擔心是患者做出自殘行為,甚至是出現自殺念頭。有文獻指抑鬱症患者湧現自殺想法比一般人多三倍,付諸行動的比例更高出八倍。𠝹手是最常見的自殘行為,多在手臂或大腿位置,患者希望藉着痛楚去紓緩心靈上的痛苦,他們可能辛苦到不知道怎樣做,有時更會𠝹到連筋也斷掉,目的只為感到舒服一點。」
一般而言,臨床心理學家會先處理患者的情緒,了解他們的負面想法及自我要求,正如利雪兒所說︰「可以解決到的事先解決,解決不到的話,就用不同方法面對,盡量令他們感到放鬆。如果狀況未有改善,就有可能要轉介至精神科醫生,雙管齊下,始終是最有效方法。」
曉欣記得,最初接受治療時就學習到如何透過靜觀方法放鬆心情,依從臨床心理學家的指示,學會怎樣從負面想法中抽離,回想起以往一些做得好的事情後,從中獲得鼓勵,以往「覺得自己無能、辜負家人期望」的虛幻想法就逐漸消失。

建立互信 給予空間

要提升心理治療成效,與患者建立互信是不可或缺。利雪兒稱,治療期間必須留意患者眉頭眼額,畢竟每名青少年的性格不同,有些事情未必願意與父母坦白,假如留意到此情況,便會分開接見,當然最理想是一同會診,以讓雙方了解彼此想法。
事實上,青少年抑鬱症的癥結很多時在父母身上。故此首要工作是父母與逐漸長大的小朋友建立關係。利雪兒曾遇過個案,母女關係極差,媽媽性格囉嗦,永遠是「我講你做」的態度,令女兒不勝壓力,最終誘發病情。她說,不少父母在子女升讀中學後,仍然將其當作幼兒般看待,有時過度擔心或高壓應對,自然失去對方信任,其實最重要是給予對方空間,關係就能更進一步。
當子女出現負面情緒,家長又該如何提供支援呢?利雪兒說,有時小朋友的表達可能純粹口頭上的發洩,父母不妨多聆聽、多理解,多陪伴,避免事事批評。然而,陪伴並非只是「陪在身旁」,有質素的陪伴必須用心經營。
利舉例,有名年輕母親強調自己經常陪伴小朋友打遊戲機,最終發現原來只是一直坐在對方身邊自顧玩手機︰「這樣不算是陪伴,陪伴是指有質素的相處,跟子女要好像朋友般,才能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當然,建立關係並非一朝一夕事情,家長即使察覺到子女情緒低落,也不懂如何打開話匣子,此時該如何是好呢?

避免否定 主動聆聽

利雪兒說出兩大重點︰一、共同興趣。例如子女喜歡韓國音樂,不妨投其所好,惟應避免主動請教,可先自行上網資料搜集,適當時候才加入一起討論,日子有功,關係自然緊密;二、避免否定。假如子女分享負面想法,家長毋須即時反駁,經常說出「唔駛咁嘅、唔得嘅」等否定說話,反會令對方覺得自己做得不妥,慢慢就會拒絕分享。家長可嘗試先接受他們的情緒,多從對方角度出發,青少年很多時只是想有人聆聽,而非一下子被否定然後意見多多。
至於從學校層面,如果小朋友拒絕回校上課,家長可以與老師溝通,看看能否彈性安排他們的上課時間,循序漸進,避免一開始坐足全日,直至心理上有所紓緩,才逐少增加學習時數。老師亦可安排他們補課,從學術上提供支援。
而故事中曉欣的父親,在女兒患病後一直依從臨床心理學家的指示,全程陪伴對方克服病患,並且逐漸掌握父女相處之道,加上曉欣的努力,經過三至四個月心理治療後,她開始願意與爸爸分享心底話,縱然路途遙遠,二人仍能勇於面對。

如果子女不快樂,家長可以……

陪伴左右: 如朋友般相處,建立互信關係
細心聆聽及傾訴: 聆聽他們的需要及不安,毋須太早給意見。
讚賞肯定: 給予讚賞,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尋求協助 : 如果負面情緒持續,必須盡早尋求專業協助。
切勿挑剔責怪: 避免說出否定的說話,應先接受對方情緖。
減少過分保護: 嘗試讓他們跌跌碰碰,從旁守候。

少少苦楚,等於激勵

成長總是經歷不同考驗,可惜如今的父母傾向「呢度唔得,嗰度唔得」,深怕子女闖出禍來。仁安醫院臨床心理學家利雪兒說,這種愛子女心切的想法可以理解,惟偶爾應讓小朋友經歷失敗,嘗少少苦楚,藉此建立其抗壓能力,才是克服負面情緒的有效方法。
利雪兒認為,父母應多支持子女在童年時探索,途中或許緊張不安,只要在旁陪伴及守護就已經足夠,否則當日後遇到難題或挫折,就會容易被擊倒。她鼓勵家長,可以給予機會子女「嘗試失敗」,例如外出時讓他們計劃行程或交通方式,就算做得不妥也能從中汲取教訓。此外,父母亦不應「係又讚唔係讚」,避免他們以為事事順境,將來對負面批評失去韌力。
對於拒絕上學的患者來說,最怕復課後被同學問長問短,利雪兒就鼓勵他們自行回答,例如「身體不舒服」,毋須說出原由,假如再被追問,就可以說「醫生建議留在家休息」,輕鬆化解尷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