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健康領域 | 兒童沉迷玩手機 心理專家助戒癮 衝破成長障礙
更新時間:16:07 2023-09-20
發佈時間:16:07 2023-09-20

智能電子產品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不過有利也有弊,特別是小朋友,若然從小習慣了「無手機不歡」的生活或打機成癮,不但窒礙成長,甚至連社交也有困難。今期臨床心理學家會講解兒童機不離手的前因後果,教各位父母如何幫助子女戒除「手機癮」。

三十二歲的Karena全職照顧四歲囡囡梓喬,她與許多新手媽媽一樣,早在小朋友牙牙學語階段已「奉上」智能手機讓她們玩個飽,以換取一息間寧靜,結果種下禍根。
「梓喬只要沒有手機在手,便會哭鬧不停,越是喊得大聲,我就越心軟,結果每次只得讓她玩個夠。我當然知道對她的成長未必是好事,但卻只能這種做。」Karena無奈的說。漸漸,Karena意識到囡囡沉溺手機情況日趨嚴重,決定尋求臨床心理學家協助,對方也直接指出Karena的問題。她理解到,囡囡不可能知道長期使用手機是不健康,反而自己態度模稜兩可,每當囡囡哭鬧便屈服,結果囡囡以為理所當然,加上兩人親子時間少,缺乏溝通,也是造成「手機成癮」的原因。

Karena的故事,是許多父母的縮影,畢竟智能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它不應成為小朋友「機不離手」的藉口,一旦成癮,難免窒礙成長。
 

 無法自我控制

事實上,許多小朋友也習慣使用手機玩遊戲或觀看短片,究竟怎樣才算「成癮」呢?仁安醫院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說︰「小朋友無法自控,滿腦子想着打機,看YouTube影片,或終日只顧打機玩手機,完全忽視其他生活需要,例如學業及家庭關係,已是典型的成癮症狀。他們明知就算有嚴重後果也會繼續如此,總之打機就是第一位。」
歸根究柢,小朋友埋首電子產品,最大原因莫過於父母的態度,不少人也像Karena般,怕年幼子女在家大吵大鬧,慣性以「電子奶嘴」代勞,換取私人空間。黃博士說,除了在家慣性讓小朋友玩手機,家長帶同子女外出用膳,也會自動把手機交給對方,「為的只是求方便,讓小朋友好像打了麻醉針般,乖乖坐下不要動。」
比起幼童,青少年手機成癮的因素就複雜得多,很多時與家庭及人際關係有莫大關係。黃博士就曾遇過一名中學生個案,對方本身與家人關係較差,加上患有社交焦慮,在學校內沒有太多朋友,唯有在虛擬世界內獲得自信心,逃避現實中的不快,結果變得過度沉迷,學業成績大幅下滑。

損害親子關係

儘管兒童及青少年沉迷手機的因素或有不同,惟結果都是一樣︰損害成長及家庭關係。衞生署於二○一七年的調查就發現,逾半小學生承認曾因上網或使用電子產品而與父母爭執,黃博士說,這問題常導致衝突增加,例如小朋友專注打機,不肯吃飯或做功課,父母便會先責罵,再沒收手機,甚至中斷互聯網,結果「越是強硬應對,關係越是惡劣。」
除了親子關係變差,黃博士最擔心年幼兒童習以為常,以為電子世界是生活中的全部,最終削弱甚至喪失社交及溝通能力缺失。
「最危險是從小到大也習慣這種生活模式,大腦會慣常以類似思維行事,例如處理任何事情,也得透過手機才能辦妥,結果完全依賴了手機生活,甚至以為手持智能產品才能過得安穩。隨着年齡增長,學業及社交要求增加,這班機不離手的小朋友可能無法追得上,越是高年級,落差便越大。」
黃博士補充,過去不少研究指出沉溺手機不僅影響專注能力,連正常溝通也可能遇到障礙,部分小朋友更因此近視加劇及變得肥胖,整體而言,對兒童不同發展範疇有着深遠影響。

定下使用時間

既然上癮,自然要將這壞習慣戒掉。黃博士認為,必須因應背後原因,對症下藥,像Karena囡囡這些年幼個案,自我控制能力較低,家長可以與她們訂立規矩及多做其他活動,一步一步達至「脫癮」效果。
黃博士說,家長可以建立一個空間或規範時間,讓小朋友不能使用電子產品︰「例如早上起床後不能觸碰,至晚上才能使用,制訂無手機時段;或是制訂一個無手機地帶,只要坐在餐枱,便不能使用手機,再循序漸進,將這些空間或時間擴大,慢慢減少他們使用手機時間。」
黃博士認為最重要一步,是家長多陪同小朋友進行其他活動,例如運動、郊遊或上興趣班,讓他們知道並非只在虛擬世界才會有成功感,而且現實環境中,能夠有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有助提高社交能力之餘,也可以發掘他們的興趣及潛能。

引入賞罰制度

當然,規範小朋友使用手機的行為,不能空有計劃,父母不妨引入賞罰制度,令子女明白當中的意義。黃博士說,有時候小朋友打破承諾,應該給予適當懲罰(例如暫時沒收手機),讓他們知道問題所在,相反如果遵守規則,做得妥當,父母亦要給予適當獎賞,當小朋友明白到賞罰分明,便能誘使他們循規蹈矩,將惡習消除。
Karena記得當時與臨床心理學家會診後,接納對方建議,多與子女外出遊玩,例如造訪士多啤梨果園期間,就約定不碰手機。與此同時,Karena與囡囡也定下契約,只在某些時候才能玩手機,令其明白到哭泣並非解決事情的方法,數個月後,「手機癮」也隨之戒掉。

引入適當訓練

不過,並非所有「戒癮」過程也如此順利,有時候,臨床心理學家會引入「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協助小朋友處理負面想法與情緒,建立自信心,藉此增強自我控制能力。黃博士說,部分青少年患者常以為做錯事就是世界末日,因此缺乏自信,而CBT的目的,正是讓患者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最終達至「自我控制,能夠正常使用電子產品之餘,使生活及學習不受影響」的治療目標。
如果像黃博士剛才提及、本身有社交焦慮的個案,又該如何應對呢?他表示,在整個輔導過程中會進行社交訓練,例如教導他們如何溝通及打開話題,藉此建立自信,同時也會糾正他們某些誤解,令其明白自己的想法未必是真實,從而解開心結。他補充,整個治療過程需時至少三個月才有起色,家長亦要抱有合理期望,治療是「加強小朋友的自我控制能力,而非完全不碰手機。」
黃博士又鼓勵家長和學校加強合作,協助因沉迷手機而學業成績下滑的學生,例如提供補課及調節考試安排,否則當這班學生成績越差,越傾向透過手遊去逃避現實,必須避免這個雪球越滾越大。
有家長或許會問︰「有沒有藥物能夠抑制子女的打機癮呢?」黃博士明言,現時並沒有治療「打機成癮」的藥物,假如本身小朋友有特殊學習障礙,例如「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部分藥物有助改善患者的控制能力,又或者小朋友出現情緒問題等,應及早尋求精神科專科醫生評估,以制訂適當的治療方案。

身教比治療更重要

仁安醫院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認為,比起治療,預防小朋友慣性使用電子產品才是最重要,其中父母的身教尤為關鍵,家長不能凡事以「電子奶嘴」作手段,必須以身作則,為子女立下良好榜樣。
黃博士認為,家長首要是避免個人長時間使用手機,特別是回家後,應有適當溝通,而非各自滑手機,缺乏互動;其次是適當的約束,並非「一哭就把手機交給小朋友。」最後就是多作親子活動,簡單如活動,公園散步或是在家中進行桌上遊戲,已能達至良好效果。
此外,家長亦應積極培養小朋友參與課餘活動,並多與子女交談,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適當時候加以輔導,藉此建立和睦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