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4:41 2023-09-12
糖尿病是慢性病、終身疾病,不少患者都消極面對。在藥物不斷改良下,治療糖尿病不再單純是「控制血糖水平」,今天糖尿病診斷標準、分類、治療方向已經大革新,走前一步以預防併發症為重心。今期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會為大家分享糖尿病治療的新趨勢,助患者積極面對,做個快樂糖尿人。
早在十年前,岑小姐已確診糖尿病,她自恃仍年輕,沒有太在意這個慢性疾病,沒有嚴格遵守醫生的飲食建議,只是略減少甜食。然而她估不到這個不痛不癢沒有甚麼病徵的疾病,數年間病情急速惡化,她飽受併發症折騰,她形容「可以有的併發症,全部有齊。」
「最初出現的是腳趾潰爛,被迫截除腳趾,那刻我就知驚,醫生說這是糖尿病併發症之一,唯有聽從吩咐依從用藥。然後,視力開始減退,證實是『糖尿眼』。自此,情況就每況愈下,甚麼『糖尿腎』、『糖尿心』通通都有,更要接受通波仔手術才能救回一命。」岑小姐說。
原本岑小姐已打定輸數,其後她由一位糖尿病專科醫生跟進,重新制定治療方案,她的血糖水平及併發症終能受控。究竟是甚麼改動,令病情有「翻天覆地」的轉變呢?
仁安醫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胡依諾說,傳統上糖尿病分為一型及二型,前者約佔整體百分之五,主要是免疫系統失調,自身出現抗體破壞胰臟,導致胰臟無法分泌足夠胰島素,這類患者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其餘九成五個案則屬於後者,亦即是胰島素抗阻,當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葡萄糖會滯留於血管,無法進入細胞,使血糖持續處於偏高水平。
為甚麼絕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有胰島素抗阻問題呢?原來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代謝紊亂器官遭殃
胡依諾舉中國為例,大約四十年前少於百分之一人口患有糖尿病,如今個案已多達百分之十一︰「一代人的基因不會有這麼大的變化,環境因素是令數字爆發的真正原因,隨着生活及飲食習慣改變,使人愈來愈肥胖,當過量脂肪積聚肝臟更可導致脂肪肝,誘發胰島素阻抗狀態,乃是令糖尿病大流行的元兇。」
如果大家以為糖尿病純粹是「血糖超標」,那就大錯特錯,正如胡醫生所言,它是新陳代謝出現問題的一個表徵,血糖指數愈高,就代表新陳代謝愈發紊亂,需要更仔細去管理其他身體器官。無奈,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對此的認識不多,直至併發症纏身,才意識到事態嚴重,六十歲的岑小姐就是其中之一。
治療重心減併發症
胡醫生說,過往治療糖尿病的重心是要控制好血糖水平(glucose-centric),直至五、六年前,研究認為治療方向應更着重於併發症(complication-centric)︰「傳統的治療是依據血糖水平有多高,就使用某一類藥物,現時則要先了解患者有沒有出現併發症,如果其他器官出現狀況,就要優先使用特定藥物,避免出現二次傷害。」
胡醫生提醒,如果糖尿病早於三、四十歲時出現,對比年老患者,前者如不正視病情,有可能面對更長遠的代謝問題,累積性破壞更大,故此年輕患者的治療方向也會不同,目標是將併發症風險減至最低。
因應治療方向的躍進,分類及診斷方法也有顯著改變。
傳統上糖尿病分為一型及二型,約五年前有大型研究根據患者年齡、身體體重指標(BMI)、糖化血紅素(HbA1c)、胰臟抗體、胰臟功能及胰島素抗性等六項指標,將二型糖尿病患者再細分為五類,務求更易識別併發症風險較高的患者,並將治療做到更個人化。
仔細分類用藥更準
第一類︰免疫功能失調引起之胰島素缺乏型,這類患者與一型相似,需要注射胰島素;第二類︰體型瘦削,沒有胰臟抗體,胰臟功能較差,相對容易患有「糖尿眼」;第三類︰嚴重胰島素抗阻,特徵是肥胖,胰臟功能不太差,這類患者病情相對嚴重;第四類:體型肥胖,胰島素抗阻情況不算嚴重,併發症風險較第三類低;第五類︰與年老有關,胰臟功能隨年月衰退,病情較輕。
胡醫生認為,第一至三類型的病情最難受控,以第三類為例,這類患者本身血糖水平不會太高,但就有嚴重胰島素抗阻,同時血脂及膽固醇水平也異常地高,會較其他組別更易出現糖尿腎及心血管疾病,必須及早使用減低胰島素抗阻及併發症風險的藥物。
除了分類上的革新,診斷方法的轉變也更能反映糖尿病患者的整體病情,有助界定其嚴重性及預測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做到指向性作用。
胡醫生舉例,不少人接受身體檢查時會檢驗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值一旦等於或高於七,並超過一次,便可確診為糖尿病,惟現時多數會使用糖化血紅素(HbA1c)這個指標,患者毋須空肚抽血,已能知道紅血球血紅素帶糖的比例,由於紅血球壽命一般約四個月,故此糖化血紅素可以反映最近兩至三個月的血糖水平,假如數字高於六點五或以上,即代表患上糖尿病。
不過,部分人的糖化血紅素或處於「擲界」水平,胡醫生指此時就需要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即抽血檢驗空腹血糖後,再飲用七十五毫克葡萄糖,兩小時之後再抽血檢驗,如指數高於十一點一,便足以確診。
新型藥物對症下藥
胡醫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勿以為服用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使血糖水平回歸正常便夠︰「這個時代其實已經過去,因為未算真正處理到潛在危機,如果沒有針對性治療,這些計時炸彈只會一直存在。」
要做到真正「拆彈」,也就是胡醫生一直強調「預防併發症的個人化治療」。他說,糖尿病可以引致心血管病、腎病及中風,各自的處理方法也會不同,例如腦血管病及心臟病,可優先使用GLP-1針劑,這些非胰島素藥物可以減低二次血管病變,甚至能降低死亡率及再中風機會;又例如併發糖尿腎及心臟衰竭,則應優先選用SGLT-2抑制劑,除了可降糖和減肥外,還有保護心臟和腎臟的功能,減低器官衰竭的風險;部分患者如同時有脂肪肝,則要使用針對肝臟的藥物。
如岑小姐一直沒有就併發症對症下藥,致令身體飽受傷害,直至轉用了具針對性藥物,短短三個月,不論是血糖水平及身體器官狀況已大有改善,併發症風險也大大降低。
然而,縱使有療效顯著的藥物,但因為糖尿病本身初期並無病徵,患者不主動驗血檢查根本無法辨症,即使已確診糖尿病,不少病人因為並無感覺不適,或者諱疾忌醫未能踏出治療第一步,但此時高血糖已在無聲無息之間破壞身體。根據衛生署數字,粗略估計本港每十名市民中,便有一名糖尿病患者,超過一半更不知自己患病。不少患者併發了中風或心血管疾病,始知罹患糖尿病多年,惟此時預後及復康已變得相當困難。
「不少患者不太了解甚麼是糖尿病,其實他們最需要的是知識,根據個人病情去接受治療,以併發症為治療中心,千萬不要對自己的身體愛護得太遲。」胡醫生說。
肝纖維化掃描 揪出脂肪肝
不少人會將糖尿病與肥胖掛鈎,惟要釐定一個人是否肥胖,並非着重「磅數」,而是仔細留意肝臟及其他內臟的脂肪含量。仁安醫院內分泌及糖尿病專科醫生胡依諾引述研究指,大約四分三糖尿病患者同時有脂肪肝問題,若然不作跟進,最終可能演變成肝纖維化,甚或肝癌。
胡醫生說,健康肝臟的脂肪比例不應多於百分之五,要了解自己是否有脂肪肝,可以透過肝纖維化掃描量度相關比例,這種非入侵性的無創檢查能診斷肝纖維化及肝硬化。
糖尿病患者同時可留意有否以下代謝綜合症因素︰高血糖、高血壓、好膽固醇過低、三酸甘油脂水平過高,以及中央肥胖(亞洲女性及男性腰圍分別大於八十厘米及九十厘米),以避免增加患上脂肪肝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