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4:33 2025-05-02
《虎毒不》,少了兩個字。
顧名知義,電影從情節對白、角色心路過程、觀眾思考位以至結局如何,戲名都已經講到明。
我是從一開場睇戲,內心就不斷講:「唔好啦、唔好咁啦!喂個結局真係唔好咁得唔得呀?」
雖然早就預計了結局難免「吃兒」,但電影的氛圍感覺,由始至終其實為觀眾營造着絲絲曙光,以為人生還是充滿希望,最後未必一定絕望。
「淑貞﹙電影女主角名字﹚面對各種育兒問題,也與身邊所有人發生衝突,但周圍所有人其實都不是衰人,沒有人存心做壞事要害她。」談善言說。
只是雪崩的時候,每一片雪花都有其重量。
「要說戲中最慘的角色不是淑貞,而是戲中我們的女兒。淑貞其實也不算很慘,最少沒有遇上家暴。現在的開放式結局已經很好,有很多聯想空間,沒有太多悲傷。」盧鎮業說。
為免各位讀者不了解,《虎毒不》是一套講述產後憂鬱症的寫實電影,兩位主角盧鎮業和談善言在拍攝前,都經過試鏡,所以一早就知道當中的暗黑劇情,兩人甚至都不諱言:「現階段沒有任何準備生小朋友。」
不建議任何準備生兒育女的夫婦去睇這套戲,但絕對建議所有已經生仔的父母,請身邊所有人包括四大長老、親朋好友、姨媽姑姐入場睇這套戲,相信可以從電影中得到啟示。
到最後究竟是母慈子安還是慈母滅子?
全都只在一念之間。
生仔恐懼症
在電影中飾演父母,真實年齡也是適齡父母,但談善言和盧鎮業兩人都尚未結婚、更未生仔,卻要探討產後憂鬱症導致的種種問題,題材沉重之餘,甚至讓人有點不適之感,其暗黑程度甚至有網民認為「不應該把這種事拍成電影。」
拍完這套戲,可會讓兩人對生兒育女有抗拒?
「我沒有打算生孩子,拍這套戲之前是因為害怕,害怕生仔要處理太多問題,有很多事情要煩惱、要處理、要安排,到大一點讀小學、中學又有很多事情要搞,這些都是恐懼生仔的原因。」
「拍攝這套戲時,飾演我女兒的BB其實是六個不同的小朋友,當中有些不怕人的確實很可愛,會讓人有一種心花怒放的感覺,那一刻甚至讓我想到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會怎樣,但拍完之後就沒有了,隨之而來的又是各種擔心。」談善言說。
由於試鏡前就知道劇情,所以從來沒有擔心電影的黑暗面會造成心理陰影。
「當時我最擔心的是如何演好這個母親的角色,也做了很多準備,包括與很多母親傾談,甚至嘗試做了一晚阿媽,就是去余香凝家中住了一晚。那次體驗照顧新生嬰兒,算是湊足一晚,學到湊初生BB的流程,真的整晚冇瞓,又得到真係阿媽余香凝教路。」
為愛作付出
盧鎮業這次當了稱職的老公,努力搵錢為養家,但不知不覺間卻也把事情推向深淵。
「我的角色是做貨車司機,那時我的工作室在觀塘,近十年街上都會見到極大量的物流師傅,就從他們的各種肢體動作中學習,單單是拿電話的姿勢原來也有不同。」
「繼而就是學如何做新手爸爸,還要是不負責任的,這方面我就常常找已經為人父的朋友聊天,去理解究竟家中如何分工,又或者是當太太有情緒上的變化時,要怎樣面對,甚至乎有些爸爸原來覺得半歲以下的BB很陌生、很恐怖。」
至於談善言則從中明白到,原來做阿媽真的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我真的接觸過一些曾經有產後憂鬱症的母親,甚至有些人真的做過對小孩不太好的事,幸好在理智斷線前拉得住自己,可以肯定所有媽媽其實都很愛小孩,但同時小孩真的令她很辛苦,讓她生氣和憎恨,但同時也體悟到媽媽很偉大,會為孩子付出,不會真的生氣。」
母親對孩子的付出,對談善言來說暫時都是演戲的一部分,為了演戲,貪靚的美女反而願意付出。
「演阿媽當然要符合阿媽的外形,而且是剛剛生完嬰兒的新手媽媽,除了增肥之外還要配合各種動作,體態也必須要改變。」
戲中更有裸露鏡頭。
「我認為這是電影劇情所需的,試鏡時就問我可否增肥?可以,可否裸露?可以,完全沒有考慮,因為那場戲是有其意義,更何況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演員,都不會認為這是甚麼大問題。」
男女大亂鬥
《虎毒不》中有很多夫妻、父母、子女以至朋友及工作上,各種關係之間的拉鋸,戲中女主角大都選擇默默忍受。
「現實中如果我遇上這種情況,可能我也不會發脾氣,只會自行處理,這方面可能我與淑貞真的有點相似,可能很多香港女性會反枱,但我相信每個人性格不同。」
作為求生慾極高的「丈夫」,盧鎮業也從中學習到,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未必一定是絕對。
「阿偉﹙電影中角色名稱﹚每天上班已經攰到七彩,不停跑單就是為了養妻活兒,但很容易就會忽略了其他重點,男人很容易就會認為,我已經做了很多事,回家後已經沒有能量了,最多就是陪小朋友玩,但只要願意分擔一點家務,做多一點,所有事就會和諧很多,不要在無可挽救之後才後悔。」
盧鎮業常常會想,如果真的是現實世界中遇上這種情況,究竟會如何處理。
「我不想留有任何遺憾,絕不想發生戲中的不幸事件,這是一個綁在身上的計時炸彈,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去求救,去找醫生、社工。」
談善言則說,最後結果可能是從很多小事情、小決定或任何人一句半句無心的說話造成,但不應太簡單地歸因為命運使然。
「純粹將所有結果以命運來解釋的話,可能會有點不夠公道,作為爸爸媽媽,應該常常想究竟哪一步可以做得更好,就以戲中劇情而論,如果我們兩人可以好好地一起行動,可能整件事會有很不同的結果。」
為愛作付出
盧鎮業這次當了稱職的老公,努力搵錢為養家,但不知不覺間卻也把事情推向深淵。
「我的角色是做貨車司機,那時我的工作室在觀塘,近十年街上都會見到極大量的物流師傅,就從他們的各種肢體動作中學習,單單是拿電話的姿勢原來也有不同。」
「繼而就是學如何做新手爸爸,還要是不負責任的,這方面我就常常找已經為人父的朋友聊天,去理解究竟家中如何分工,又或者是當太太有情緒上的變化時,要怎樣面對,甚至乎有些爸爸原來覺得半歲以下的BB很陌生、很恐怖。」
至於談善言則從中明白到,原來做阿媽真的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我真的接觸過一些曾經有產後憂鬱症的母親,甚至有些人真的做過對小孩不太好的事,幸好在理智斷線前拉得住自己,可以肯定所有媽媽其實都很愛小孩,但同時小孩真的令她很辛苦,讓她生氣和憎恨,但同時也體悟到媽媽很偉大,會為孩子付出,不會真的生氣。」
母親對孩子的付出,對談善言來說暫時都是演戲的一部分,為了演戲,貪靚的美女反而願意付出。
「演阿媽當然要符合阿媽的外形,而且是剛剛生完嬰兒的新手媽媽,除了增肥之外還要配合各種動作,體態也必須要改變。」
戲中更有裸露鏡頭。
「我認為這是電影劇情所需的,試鏡時就問我可否增肥?可以,可否裸露?可以,完全沒有考慮,因為那場戲是有其意義,更何況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演員,都不會認為這是甚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