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2:20 2025-11-08
中美貿易戰緩和,加上技術性超買,國際金價上月創下每安士四千三百八十一美元的歷史新高後,獲利盤紛紛湧現,翌日急速回調,單日大跌逾百分之六,創近十二年最大跌幅,一度失守四千美元大關。
分析認為,支撐黃金牛市的四大因素仍舊穩固,包括各國央行持續大舉增持黃金、美國經濟滯脹風險陰霾未散、中美貿易摩擦變數猶存,及美國進入減息周期。
儘管基本面良好,市場人士估計金價這一輪調整至少延續至本月下旬,今年底前破頂的機會不大,三千六百至三千八百美元為關鍵支持位。想上車或加倉的投資者毋須急於進場,宜耐心分段入市。

本輪黃金牛市自二○二二年起,由全球央行大手增持拉開序幕,疊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全球貿易戰升溫等,國際金價持續破頂,單是上月每安士就急升近六百美元,在十月二十日更創下四千三百八十一美元新高,但之後急速回調,短短一周跌逾一成。
直至上周四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雙方同意暫停貿易戰一年,但由於部分核心分歧如晶片限制等仍未解決,加上聯儲局是否十二月再次減息舉旗不定,大型科技股如Meta(META)和微軟(MSFT)公布季績後股價大插,令市場避險情緒重現,金價才結束四連跌,重上四千美元水平,今年以來金價仍累漲逾五成。
綜合大行分析,金價於十月創新高後閃崩,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中美元首會面緩和貿易摩擦,地緣政治風險降溫削弱避險需求;與此同時,美元強勢反彈,美匯指數曾逼近一百大關,壓制以美元計價的黃金走勢。技術面上,金價年內漲幅過猛,導致部分炒家平好倉獲利離場,加劇市場波動。

回收金舖排長龍消失
本刊記者上周四走訪廟街一帶的回收金舖,集體排隊熱潮已退,雖偶有隊伍,但毋須久候。好月色負責人江小姐說:「金價高峰期清晨八點多未開舖已有排隊人龍,十幾人在店外等候買賣實金,但自金價開始回落,排隊人流明顯減少。」
賣金人潮散去,大手筆的買家亦明顯減少,「金價從高位回落後,大多持觀望態度,擔心再跌而不敢入市。」江小姐指,部分顧客採用「平均成本法」,見價低便逐步吸納,攤分之前高位買入的成本。
該店提供金條「斬件」拆細出售,買入門檻低至三錢,數百元便可入手實金,成為顧客首選,「現在多數選擇傾向買這些邊角料,每次交易五百、一千元,慢慢累積再換金粒。」


金價大幅跳水同樣拖累黃金相關股份表現。現貨金暴跌後,紫金黃金(2259)、招金礦業(1818)等齊齊單日下挫約半成,直至中美元首會面釋放積極信號,以及美國聯儲局如期減息,股價在周四才出現大幅反彈,但紫金黃金及山東黃金(1787)近兩周累挫幅度仍超過一成。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出,金價二百天移動平均線約維持在三千美元水平,近期上升走勢既急且快,因此一旦出現調整,會有相應的快速下探,現階段投資者宜審慎。

不過,他指歷史數據顯示黃金牛市周期通常維持三至四年,當前宏觀環境仍然有利,包括聯儲局進入減息周期、美國滯脹風險上升,以及特朗普可能任命新聯儲局主席,引發市場擔憂央行獨立性受損,或觸發美國長債信心危機。此外,中美貿易戰談判細節的不確定性,整體仍利好金價,但今年底前金價要重返高位難度頗高。
對於資金配置建議,他稱若手頭有一筆資金,更傾向投資恒生指數而非黃金,「隨着更多基金和投資者湧入炒金市場,金價波動性將進一步放大,風險高於潛在回報。」
林俊泓看法偏淡,但各大投行對金價前景樂觀,分歧在於何時再創新高和目標價。高盛維持明年底四千九百美元目標,主要因為央行及機構投資者需求帶動,近期拋售僅
為投機平倉,非基本面惡化。摩根大通更預期明年第四季見五千○五十五美元,至二八年達六千美元,因減息周期將推升持有黃金的成本優勢。

金價明年坐四望五
花旗指三千六百美元為金價關鍵支持,警告特朗普貿易政策轉向壓制短期黃金需求,但若美聯儲人事注入更多鴿派,或者股市波動引發新一波美元危機,金價將回升。東方匯理投資研究所預測金價三年內見五千美元,雖然更多散戶參與加劇波動,但投資者的多元化資產配置會增加需求。
林俊泓指,本輪黃金牛市由環球央行增持黃金推動,將其從避險資產轉變為戰略資產。然而,央行不會不計代價掃貨,一旦購買放緩,金價基礎將動搖,將成為牛市最大風險。
世界黃金協會預測,二○二五全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將介於七百五十至九百噸之間。但要留意的是,今年首九月各國央行雖仍增持黃金六百三十四噸,但已低於過去三年同期水平,同時意味第四季增持黃金的空間約一百一十六至二百六十六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