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集團在上月宣布與再生能源物料企業甲級能源簽署戰略業務及投資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在中東、東南亞及內地開展太陽能、電動車充電及能源儲存業務。

曾氏家族辦公室堅持留 看好大灣區力投資創科

更新時間:14:40 2023-10-07
發佈時間:14:40 2023-10-07

家族辦公室專業服務網絡在今年中正式啟動,並特設平台推廣香港成為全球家族辦公室首選地,持續支持本地和全球家族辦公室於香港落戶或擴展業務,希望行業蓬勃發展。

本地家族辦公室曾氏集團,為香港沙頭角原居民,五十年代移英由餐飲業起家,後來將業務擴展至全球房地產投資,直至第四代掌舵人曾沛霖一○年接手後,將傳統家族式管理轉型成歐美流行、更有系統的家族辦公室營運模式,以香港為總部,並帶領集團近年由房地產轉移至創新科技投資。

曾沛霖坦言未來堅持留港,看好發展前景,「香港始終背靠內地,中國未來幾十年的增長潛力很大,所以接下來我們會着重尋找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曾氏集團第四代掌舵人曾沛霖帶領集團近年由房地產轉移至創新科技投資。
曾氏集團第四代掌舵人曾沛霖帶領集團近年由房地產轉移至創新科技投資。

 

上月中,曾氏集團宣布與兩間本地企業,再生能源物料企業「甲級能源」及智慧物流機器人服務企業「Rice Robotics」,簽署戰略業務及投資協議,與前者成立合資公司,在中東、東南亞及內地開展太陽能、電動車充電及能源儲存業務,並為後者在中東、內地和香港的業務擴張提供戰略建議。

簽署儀式於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舉行,「我們決心要助本地企業開拓中東市場,我們希望通過這些項目促進經濟合作、可持續發展,貢獻『一帶一路』倡議。」曾沛霖在簽署儀式上表示。

曾氏集團於今年首季與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共同創立香港大使會,目標是在國際推廣香港的優越投資和營商環境。「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宣傳好香港這個『品牌』,透過我們的人脈經驗,為本地企業爭取更多對外拓展的機會。」

 

曾沛霖有份創立的香港大使會,早前帶代表團到訪阿聯酋與當地高級政府官員、企業、家族辦公室等會面,代表團的成員則不乏本地創科界代表人物,包括有GoGoX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凱源(左一)。
曾沛霖有份創立的香港大使會,早前帶代表團到訪阿聯酋與當地高級政府官員、企業、家族辦公室等會面,代表團的成員則不乏本地創科界代表人物,包括有GoGoX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凱源(左一)。

 

阿聯酋是香港在中東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佔香港與該地區貿易總額近七成。因此今年年中,曾沛霖與大使會率領香港智慧城市代表團前往阿聯酋,與當地的高級政府官員、企業、家族辦公室、主權基金等會面,當中包括阿聯酋經濟部、阿聯酋運輸、阿聯酋通用石油公司,並與他們進行商業和投資會面交流。

「我們二一年落戶杜拜設立辦公室,當時花了約九個月時間審批,過去兩年建立了不少人脈網絡,深明一間香港初創要在一時三刻進軍當地市場殊不容易,因此希望在這方面幫到手。」

至於代表團的成員不乏本地創科代表企業的創辦人,包括GoGoX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林凱源、Rice Robotic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國康等。「此行不是做表面工程,是真的去做生意,一共簽署了三十多份諒解備忘錄,當中亦有一些法律文件,未來將逐步落實各項簽訂的項目合作試點!」曾沛霖強調。

火箭技術亦有投資

作為傳承至第四代的單一家族辦公室,曾氏集團為香港沙頭角原居民,早年以耕田為生,直至五十年代,曾沛霖的祖父移英成為首批到英國發展的華僑,由餐飲業起家打出一片天,後來將家族生意擴展至全球房地產投資,在中國、英國及香港等地買樓買舖。

曾沛霖九八年回流香港,二○一○年加入家族業務,將傳統家族式管理轉型成歐美流行、更有系統的家族辦公室營運模式,並帶領集團在近年由房地產轉移至創新科技投資,包括早期及風投,重視企業的團隊成員、生意模式等。

 

曾氏集團近年主要關注人工智能、新能源、可持續發展、醫療科技等項目,甚至連火箭技術也有涉獵,在去年投資美國火箭推進公司Ad Astra。(圖片來源:NASA)
曾氏集團近年主要關注人工智能、新能源、可持續發展、醫療科技等項目,甚至連火箭技術也有涉獵,在去年投資美國火箭推進公司Ad Astra。(圖片來源:NASA)

 

二○二○年在美上市的「體育直播界Netflix」fuboTV,曾氏集團亦有份擔當戰略投資者,成功在兩年內實現五十倍回報。「我們投資的項目均已達C輪融資以上,期望一至三年內退出,退出形式多數包括IPO上市、出售股權,或是將整間公司轉售。」

他直言,香港不是容易創業的地方,大多商家都是以炒賣、貿易為主,「房地產、金融業當道,有資金自然會想投資房地產,單是收租已經很足夠,真的很難有創業精神,因此需要政府推出政策推動創科發展,亦需要更多人投資在相關產業上。」

望政府推政策吸人才

他表示,集團的原則是要投資對社會、地球有幫助的項目,不會投資賭博、煙酒或軍火,近年主要關注人工智能、新能源、可持續發展、醫療科技等項目。例如去年收購專門研究癌症診斷技術和服務的生物科技企業EDX Medical Group,甚至是投資以美國火箭推進公司Ad Astra,「以前當然沒想過有一天會投資火箭技術,我自己都覺得誇張!」

 

曾氏集團早前與智慧物流機器人服務企業Rice Robotics簽署戰略業務及投資協議,為其在中東、內地和香港的業務擴張提供戰略建議。
曾氏集團早前與智慧物流機器人服務企業Rice Robotics簽署戰略業務及投資協議,為其在中東、內地和香港的業務擴張提供戰略建議。

 

近年有大型外資撤離香港,亦有企業將總部遷至新加波,市場不時將兩者作比較。「我們在新加波都有設立辦公室,當地在建立初創生態上無可否認真的比香港做得好,在政策上能夠提供到配套讓初創能夠成長,例如引進外資不只是要吸引老闆進駐,還需要有足夠人才配合,人才簽證批核做得快些已經很不同,港府在這方面仍須做多一些。」

他建議港府推出更多措施吸引有影響力的人才落戶香港,「送機票比旅客太隨機,玩一個星期後未必會再度來港,無法為香港帶來長遠幫助,我覺得舉行VIP交流團、做好接代工作更有幫助,讓大家了解到香港仍然是『Business as usual』,當然最重要都是稅要平,杜拜在稅務方面的政策很有吸引力,因此近年吸引了不少企業進駐。」

 

曾沛霖與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右一)在今年首季與共同創立香港大使會,目標是在國際推廣香港的優越投資、營商環境。
曾沛霖與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右一)在今年首季與共同創立香港大使會,目標是在國際推廣香港的優越投資、營商環境。

 

不過曾沛霖強調仍然看好香港未來發展,堅持繼續以香港為總部,「香港始終背靠內地,內地未來幾十年的增長潛力很大,所以接下來我們都會着重尋找大灣區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