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鯊魚對話 | 黃心穎

我相信很多讀者都看過1975年的經典美國驚悚電影《大白鯊》。即使沒看過,大家也一定見過它的海報:一隻兇猛的大白鯊在水底張開口,目光鎖定上方的女泳客。這部電影及多年來媒體對鯊魚的描述,塑造了大眾對鯊魚的刻板印象:攻擊性強的食人怪獸。但來到了2025年,終於有一部紀錄片試圖讓觀眾看到鯊魚的另一面:《與鯊魚說鯊語》。

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海洋保育人士及資深潛水員Ocean Ramsey。她與鯊魚在無防護下接觸的影片在網絡上瘋傳,幾年前也吸引了我對她社交媒體的關注。當這部紀錄片發佈時,我心想:「我已經看過她大部分的影片和貼文,應該沒有甚麼新資訊。」但我大錯特錯。

在過去20多年裏,Ocean冒險接觸鯊魚,與牠們建立信任,觀察牠們的互動和身體語言,並記錄不同海域和季節出現的鯊魚種類。她希望透過與鯊魚的影片,讓人類明白不必恐懼或妖魔化鯊魚。然而,影片的成功也引發了不少質疑。導演收錄了來自海洋生物學家、原住民海洋文化傳承者及其他保育者的多個觀點,這些都是我在她的社交媒體上未曾看過的,原來她背負着這麼多爭議。

一名科學家直言Ocean是為了博取流量,對科學研究幾乎零貢獻,因此在科學界並不受尊重。Ocean則回應:「People look first, listen second。」她和丈夫Juan曾發佈鯊魚的照片和教育文章,但幾乎沒人注意,直至Juan分享了Ocean與鯊魚的照片,關注度瞬間飆升。Ocean不介意被指在做騷,她知道影片確實更容易搶眼球,而重要的是這真的能吸引更多人關注鯊魚保育議題。

在推動立法保護鯊魚的過程中,Ocean遇到政客及民眾的反對。他們認為捕殺鯊魚是有需要的,因鯊魚的出現會影響旅遊收入。Ocean強調每年全球有1億條鯊魚被人類殺害,主要為了其魚翅,而每年因鯊魚攻擊而受傷的人不到80人,死亡人數平均不超過10人。她指出,鯊魚是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對維持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至關重要。

在雙方經歷4年的辯論後,Ocean的一次出海讓她逆轉局勢。她發現了一具巨大的鯨魚屍體,預料會引來許多鯊魚,卻意外地遇到了一條創下紀錄、長達20呎的大白鯊。她自然地與牠互動共游,這震撼的畫面登上全球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成功改變了人們對鯊魚的負面觀感,也最終促成了夏威夷停止商業捕鯊的法案通過。

片尾的一句話讓我感受到Ocean對鯊魚的愛與保護:「很多人擔心我在研究時,會被鯊魚攻擊而葬身大海,但我希望大家記住,如果真有這一天,那是我的選擇,我把自己放在極端情境中,請不要怪責鯊魚。」

這部紀錄片提醒我,外界的聲音總會存在,但那些聲音是屬於別人的,自己的信念必須靠自己堅守。同時,請注意,雖然有很多Ocean與鯊魚相處的片段,但她的經驗是多年累積的,切勿輕易模仿。

Ocean自然地與20呎長的大白鯊互動共游,成功改變了人們對鯊魚的負面觀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