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的禮儀 | 黃心穎

如果一個旅遊景點有一條長龍在排隊打卡,當輪到你時,你會花多長時間拍照?如果這是一個付費景點,你又會否花多些時間拍照呢?

看似簡單的問題,遇到時卻有許多不同選擇。我在網上看到一篇帖文:「奉勸香港人去旅行咪亂講嘢。」這位網民在瑞士少女峰山頂拍照時,遭到排隊的香港人「問候」。這景點一向人潮洶湧,來自各地的遊客,都希望與風中搖曳的瑞士國旗和壯麗的少女峰合影。但這位遊客因看到少女峰被雪霧遮擋,選擇等雲霧散開才拍照。

不久,人龍中傳來幾句廣東話,指責他自私。這位遊客聲稱,他們四人只用了6分鐘拍照,也會讓後面的人「攝位」先拍,但許多網友卻不贊同他的做法。有網民提到,雪山上有雪和霧很正常,難道每個人都要等到天清氣朗才拍嗎?

我最近也去過這個景點,當天寒冷刺骨,排隊的人約有20多組。如果每組拍幾分鐘,那就必須等一小時以上。還有人表示:「排隊唔等於影幾耐都得。如果我在場,我都會出聲,你這樣會影衰香港。」事情的「戲肉」,在於這篇文章被隊中不滿的兩位香港人看到。她們留言反駁,因事主的自私行為導致有人被迫放棄拍照,而事主聲稱有讓後面的人先拍照,但輪到她們時,他卻又回到前面繼續拍照,這才引發不滿的「問候」。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有當事人知道,但我想探討的是:在排隊拍照時,究竟花多長時間才算合理和有公德心呢?

留言中,有些人認為若要排隊,30秒已足夠拍照留念,又不是拍寫真;也有人覺得,既然付了費用上雪山,對照片有要求也並無不妥。我看到這裏,真的很想參與討論,因為⋯⋯

在4月的瑞士行程中,我們臨時加了一個預計停留半小時的景點:位於布里恩茨湖的小鎮Iseltwald。這裏是韓劇《愛的迫降》的拍攝地,因劇集熱播,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但卻未能為當地的經濟帶來實際收益。為了管理人數,當地在拍照的碼頭設置了收費閘,每人需付5瑞士法郎。

當我們到達時,運氣很好,排在第3組!前面的是來自菲律賓的朋友,後面是一對德國夫婦。大約等了10分鐘,人龍越來越長。以為正在拍照的6人快要結束,卻沒想到他們開始一對對地合照,再一個個拍,所有你能想到的組合,他們都拍了好幾遍⋯⋯

15分鐘過去了,排隊的人都開始對他們的行為不滿,而我老公終於忍不住說:「Can you guys be a little more considerate?(你哋可唔可以顧及吓別人)」這時,閘外有位情緒激動的大叔,走過來指着我們,帶着一點恐嚇的語氣問:「What did you say?」大閘內的中年男子(應該是他兒子)也附和:「我們有付費,之前那組人也拍了這麼久!」我無法旁觀,反駁道:「Does that make it right though?(這代表是對的行為嗎)」

他們沒有回答,依然繼續拍照,先用手機,再用儍瓜機,然後是單反相機。我們也預料到表達不滿會引發他們的「賴死不走」。

在他們眼中,能夠霸佔這景點20分鐘,拍下過百張相片可能是一場勝利,但此舉令到等候的人從此對他們,甚至是他們的同胞,留下不好的印象。

隨後我們幾組人互相幫忙拍照,快速且和諧。這次的排隊事件是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若每組都能自律影快幾分鐘,便能為大家節省時間。沒有最合理的拍照時間,只能時刻提醒自己,「Be considerate。要顧及別人。」

去旅遊景點排隊打卡,沒有最合理的拍照時間,只能時刻提醒自己,要顧及別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