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見高市早苗輕挽特朗普的手臂走下台階的照片,我不禁要問,為何一個大國的女元首,竟可以失禮至此?清末名臣左宗棠早已有言,日本人「重末節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強必盜,弱必卑伏」,高市小小一個身體語言,已能道出兩國之間的關係,甚至一個民族的本質。自從倭寇時代起直至二戰後,這個對日本的描述一直適用至今。時代已丕變,但日本的領導人依然迷失於倚美抗華的老路,且越走越黑,首相甫上台便忙不迭踩中國的紅線以博主子歡心。日本先撕破臉,中國出招也快,旅遊警示只是前菜,好戲還在後頭。

高市早苗輕挽特朗普的手臂走下台階,引發中日外交災難。
各方跡象顯示,高市的發言未必是一時失言,而是為日中關係的重大轉向揭開序幕,所以這次風波未必屬短暫性,有惡化的危機。政客的共通點,是從來不會考慮國家的長遠利益,只顧自己的權力基礎。高市「失言」後,國民對她的支持率一直高企,一些華文媒體報道有民間團體上街反對軍國主義復闢,但鏡頭所見參與的都是高齡人士,聽說年輕國民一般十分支持高市的對華立場。由此可見,高市對特朗普的諂媚言行,不但是長期「卑伏」美國的一種表徵,更是新政府順應當前國內政治形勢和民意所必須做的。中國反應越大,她的支持度反而會越高。
在這個關頭,我們只可屏息以待,同時猜度一下在民間層面可以掀起甚麼樣的波瀾。面對日本的叫囂,內地民眾的反應一般比香港人熱血,所以出台的各項反制措施,如暫停去日本旅遊、叫停海鮮復運、下架日本電影等等,普遍有支持。特區政府則只是提醒一下有意赴日或在日的居民小心安全而已,報章上還見有大篇日本旅遊廣告,叫人趕快報名參加聖誕團,以免向隅。香港人以平均人口計是世界上最喜歡去日本的人,有人更不臉紅地視去日本旅遊為「返鄉下」。
但若事態惡化,中國勢必掀起全面反日潮,日本也一樣會有反中潮,中國人在日本將會有切身的危險,到時不用政府勸諭也沒有人再去了,連在日居留或工作的港人恐怕也要回流。到時香港的境外旅遊業界便需要急速轉向,放棄日本這個「金蛋」,轉政內地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國內反日潮波及香港時,亦會有人發起抵制日貨,港人趨之若鶩的日資服裝連鎖企業、食品店、壽司燒肉拉麵店等很難避免受牽連。
以我個人來說,我完全支持中央政府的對日政策,但香港作為一個特區,一個國際級的「超級聯繫人」,政治立場可以緊,還是希望在與日本的經貿和民間往來層面,可以留有一線,不用事事緊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