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生率持續下降,單身和頂客(DINK)族同步上升,婦聯今年調查顯示,近七成二受訪者不願意生育,其中十九至二十九歲年輕人僅有兩成三有意願迎接新生命;中國內地亦有報告指頂客(內地譯丁克)家庭已超過六十萬戶。

寵物經濟逐漸成形,本地不少商場積極轉型,增設寵物友善設施。
頂客族群日益龐大,間接造就寵物經濟興起。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全港有超過二十四萬住戶有飼養貓狗,毛孩總數超過四十萬。人寵共融逐漸成風,今年《施政報告》計劃放寬《食物業規例》,容許食肆申請牌照,等狗隻可以一同進入餐廳,解除長達三十年禁狗令,預計明年中將批出首輪申請。新措施方便寵物家庭之餘,更期望可促進消費。
隨寵物「人口密度」越來越高,法例因時制宜可謂合情合理。世界各地早已討論並實行寵物友善餐廳政策。如法國和德國等,狗隻進入餐廳屬平常事;美國紐約則允許狗隻跟隨主人進入戶外餐飲區;韓國今年亦修訂法例,餐廳符合嚴格衞生要求下,可以放貓狗內進。
有專辦寵物用品展覽公司發布調查,最多港人飼養寵物類型依次為狗、貓、兔、爬蟲及鳥類。經濟環境備受挑戰之下,仍有八成受訪者指過去十二個月養寵物開支上升,月均支出超過二千元(港元,下同),按年增百分之六點三,估計本地寵物產業市場規模達六十二億元。今年寵物展規模亦為歷來最大,四天生意額總計突破一億元,創歷史新高,可見主人愛「寵」程度。
寵物經濟逐漸成形,本地唔少商場亦積極轉型,增設寵物友善設施,如免費提供寵物車、寵物腳部清潔泡沫、寵物濕紙巾、寵物便便袋及尿墊等,方便一眾主人。其中MegaBox設戶外寵物樂園,佔地五千平方呎,可以畀毛孩放電,另超過七成商戶都係寵物友善。而南豐紗廠則突破傳統限制,係少數可以畀寵物落地行嘅商場,而且場內大部分都屬寵物友善餐廳。
寵物出行亦要跟上步伐,港鐵同九巴先後研究寵物友善措施,計劃容許乘客攜帶寵物上車。九巴去年順勢推出寵物巴士團,至今接載近萬人次,成功吸納一批愛寵客源。公司最近更同一間動物中心合作,組織義工團帶一批年老狗狗乘坐寵物巴士,去西九文化區舒展筋骨。當日活動狗齡十至十六歲,若換算人類歲數,佢哋都合資格搭「兩蚊車」。
不過寵物友善政策需要周全配套,食環署數據顯示,去年有約四百二十宗涉狗隻入餐廳投訴,創五年新高。政府開放政策時,應顧及各方訴求,如要求餐廳設置寵物專屬區域、加強清潔消毒等,以減低食客之間紛爭。寵物經濟已經逐步由「小眾」消費演變成新增長點,政府可考慮喺公共空間增設寵物友善設施,完善寵物醫療服務網絡等,以打造更全面嘅寵物友善環境,推動寵物經濟有序發展。養寵物可以提高幸福感,寵物經濟應該係最幸福嘅經濟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