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華避「重」就「輕」迎戰︱陳永陸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由中美貿易戰蔓延至全球「團體戰」。美自三月起向多國徵收一系列對等關稅,其後稅率朝令夕改,對華關稅亦一再延期,顛覆全球貿易體系。今個月中美同意休戰期再延長九十日,相信有利年底聖誕採購季,為商家提供緩衝時間。

利華控股主席兼執行董事司徒志仁(右)。

貿易戰停火遙遙無期,加上近兩年利率高企,部分商家早年已轉向輕資產模式,減少固定資產投資,將非核心業務外判,以紓緩資金流壓力。例如美國兩大科技巨頭蘋果(AAPL)同輝達(NVDA),均採用輕資產營運,前者着重產品設計同營銷,生產全部外判,故毛利率長期保持百分之四十以上;後者設備廠房等重資產僅佔總資產百分之十以內,有助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除咗科企之外,陸續有傳統經濟行業取避「重」就「輕」。主攻歐美市場嘅服裝供應鏈平台利華控股(1346)早年已轉用輕資產營運模式,令佢喺關稅風波中仍保持穩定。利華無固定工廠,加工商網絡分布越南、印尼、孟加拉和柬埔寨等六國,現時近百個合作廠房,以便客戶靈活選擇生產地,以減低地緣政治風險。其中越南佔比最大,約佔總生產五至六成。

早前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司徒志仁(Stanley)同我解構業績同分析關稅影響。截至今年六月底,中期收入按年微跌百分之四至九千一百四十萬元(美元,下同),但純利不跌反升約兩成四,進帳五百三十五萬元,主要受惠於較高毛利率,達百分之二十八點七,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另手持現金二千六百萬元,並無負債,整體財務健康。

今年四月特朗普關稅風暴來襲,一下子向六十多個國家加徵對等關稅,部分國家稅率高達百分之五十,Stanley憶述當時好多美國品牌都延遲落單,同時歐洲、中東戰火持續,市場消費意欲受挫,以致集團第二季生意難免受影響。佢亦坦言下半年客戶抱觀望態度,有零售商將成本轉嫁至消費者,加價幅度達百分之二十。

「水退就知邊個無着褲。」雖然整體市道回落,但Stanley話正因為關稅政策不明朗,服裝品牌喺生產上更需要靈活調動,將生產線集中於較低關稅嘅地區,而利華就能填補缺口,猶如「服裝界Uber」,將客戶要求同廠商優勢點對點配對,並能滿足細量快單,最快三個月可以起貨。

生意模式日趨成熟,近年集團積極將業務平台化,因應客戶需求,優化工廠匹配並實現規模化,另正物色歐洲及南美拼購機會,務求百貨應百客。集團派中期股息每股三港仙,與去年持平,如用去年末期股息七港仙估算全年股息約為十仙。以截稿前股價計算,周息率可達六厘以上,對長線投資者具吸引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