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不少人問我, 政府已經撤辣,香港同業拆息亦維持在低水平,買樓的人越來越多,潛在供應量亦下跌,但點解樓價唔升?倘若那些利好因素消失,樓價豈不是會急速下跌?所以,不少專家睇唔好樓市是有道理。
香港樓市現在情況就好似擺酒宴客,主客未到,主人家唔會開席,其他客人食住花生等,千祈唔好叫主人開席,否則主人會話如趕時間,客人可以先行離開,他不會挽留,變成客人自取其辱。講咗咁耐仍然未講樓市主客的名字,他叫Confirmor確認人, 在唐朝已經出現的名字,Confirmor出現,樓市一定會調頭回升。
Confirmor這個尊貴客人,只會在香港合法出現,就算出現在其他地方,合法性是存疑,但如果回到唐朝,就真係好奇怪,Confirmor是合法的,不過,當時並不叫確認人,而是叫留後。
唐朝行節度使制,以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為例,不時要去長安見唐玄宗李隆基以及楊貴妃,他知道自己離開范陽之後,下屬隨時會做反,或者朝廷會派另一位節度使代替他,咁樣就唔可以再返范陽,於是確認一個人為節度使,那個人一定要係親信,因為在確認之後,安祿山反而沒有實權,所以最初時由部將史思明暫代,後來改為兒子安慶緒,不過,即使係兒子都過唔到權力這關,由於沒有法律保障,安祿山最後被安慶緒殺死。
香港業主在賣樓時,如果簽了一份必買必賣合約,即使只是收了訂金,都已經失去業主實權,唔可以將物業賣畀其他人,反而新買家可以用確認人身份將物業轉售圖利,或者可以叫他們做炒家。政府出招就是要對付那班人,有一段時間,炒家已經消聲匿跡,政府官員唔知道,沒有炒家的樓市,如同一個沒有玫瑰保護的葡萄園,不能抵擋徽菌入侵,或者並不是玫瑰可以抵擋徽菌入侵,而是當徽菌入侵時令玫瑰凋謝,令葡萄莊園的主人有所警惕。樓市也是一樣,沒有炒家犧牲,樓價可以在失驚無神下跌三成,甚至影響香港人消費能力以至整體經濟。
現在Confirmor返嚟啦,最近有不少在物業成交前短炒賺錢個案,本來報紙只會報道劈價蝕讓,對短炒賺錢不會報道,令到一般市民以為樓市仍在下跌中,但由於短炒賺錢的個案實在太多,而利潤亦很深,由十幾個巴仙到二十幾個巴仙都有,報紙亦不得不報道,相信短炒賺錢的個案會越來越多,樓市即將調頭回升,仍未買樓的人不算慘,那些在沒有逼切性需要情況下,將自住單位賣走的人是最慘,要買返唔係咁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