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高危的行業 | 湯文亮

有老友見我近日賣走十幾億物業,雖然大部分是有錢賺,但仍然是低於市價,由此可見我是等錢用, 最大可能性就是被銀行call loan,落井下石式問我,現在有不少物業投資者被銀行call loan而被逼賣樓,投資物業是不是最高危行業。

老友可能唔知道,有能力賣樓的物業投資者已經唔錯,而且有咁多物業可以賣,梗係賺返嚟,唔通一出世就有?既然可以賺到咁多物業,又點能夠話投資物業是高危行業?出問題的投資者,並不是物業投資出現問題,而是利用物業向銀行借錢做其他生意,樓價下跌,他們不及還錢,唯有賣樓還貸,甚至躺平任由銀行處置他們的物業,更有甚者是債務違約。如果物業投資者只是投資物業,受到金管局逆周期措施的管制,貸款金額不能超過物業價值四成,就算樓價下跌,最多是賣樓還貸,賣完之後仲有好多錢剩,點講都唔係高危行業。

今年閏六月,唔知有冇兩個魯班師傅誕,如果魯班師傅知道他的三行弟子從事的是高危行業,真係會激到嘔,而且不是泥水、木工、油漆三行中的一行,而是僱用三行工人的發展商。很多人認為發展商也是物業投資者,不過發展商是正派,買買賣賣的物業投資者是反派,咁講就唔係幾啱,大家都是將本求利,面對同樣風險,大家都是正派。

不過,我唔講大家未必知道,發展商的風險比物業投資者大得多,如果大家唔信,就睇下最近在地產行業債務違約的人,全部都是發展商。物業投資者如果被銀行call loan,如果賣樓能夠解決就最好,否則就最多躺平,在金管局逆周期措施之下,投資物業最多只能借四成,就算偷雞最多借五成,躺平任由銀行賣樓,投資者有機會蝕晒所有投資,最後得個桔,銀行唔會有損失。所以,物業投資者並不是高危行業。

做發展商就唔同,一個發展商如果有一幅地,建築費每呎五、六千元,兩年前地價隨時過萬,建築費佔成本少過三成,銀行搶住嚟借。現在就唔同,地產商唔投地,地價急跌,建築費佔成本七成以上,銀行就打退堂鼓,甚至向發展商call loan,而建築中地盤又唔值錢,造成最近有不少發展商債務違約,如果搞唔好,發展商除了輸晒所有投資之外,甚至有機會破產。如此說來,三行之父的發展商仲唔係最高危行業?真係魯班師傅知道都會激到彈起。

其實,無論發展商或者物業投資者都知道,在內地優才、專才和學生湧入香港IPO集資全球第一,資產管理亦超越新加坡,僅次於瑞士之下。在供應則幾乎停止,樓價飆升是必然的事,如果現在被逼離場,真係好唔抵。不過,投資就是這樣的,金山之前一定有一個金塔,過唔到就一切如幻化泡影。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