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鼓勵私人市場將酒店和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有利香港發展教育產業及吸引外來人才。
根據最新一項國際權威大學排名,香港繼續有五間大學位列百大,按城市密度計或屬全球最高。其中香港大學排名躍升至第十一位,更勝北大和清華,成為全中國國際排名第一的專上學府。此外,立法會剛於上周通過修改法例,完善了香港的自資院校監管制度,減少過去部分院校為求賺錢而亂開課程及胡亂收生,但因課程內容與師資質素良莠不齊,導致部分課程爛尾或最後不獲外界認可的亂象。再加上政府計劃在北部都會區增設多個大學城區,均有利香港發展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事實上,自政府於年前放寬各資助大學收取非本地學生的學額比例,以及加強對外推廣香港的教育服務,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人數正急速上升。美國「狂人」總統特朗普肆意打壓哈佛大學等國內自由派學府、收緊多個非友好國家的留學生簽證等,更為這股「留學香港」熱潮火上加油,令到不少原本有意到美國升學的內地及外國學生,以至現時正在當地就讀、任教或從事研究工作的華裔頂尖人才,都有意轉投香港。
然而,如同根據其他計劃來港的外來人才一樣,留學生面對的最大困難往往是住宿。因為各大學雖然增加了收生名額,但學生宿位本來就連原有學生都嚴重供不應求。當然有少數留學生本身家底雄厚,家長有能力為子女租樓以至買樓自住,但始終會擔心照顧問題和希望可享受大學宿堂生活。
對於佔大多數的中基層留學生,若未獲院校分配宿舍,便只能租住私樓劏房或數量有限的私營學生宿舍。除了租金貴和地方細,更令家長憂慮的是會影響學習、治安問題,以至會否亂搞男女關係等,因而令部分本來有意來港的頂尖人才卻步。
政府日前推出新計劃,透過放寬現有的規劃、地政及建築圖則等多方面的要求,鼓勵私人市場將酒店和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不單有利香港發展教育產業及吸引外來人才,對於整體經濟以至社會民生都有幫助,是一石多鳥的德政。
經濟方面,受到中美關稅貿易戰及地緣政治等外圍因素,以及港人北上消費與網購成風、旅客訪港模式轉變、在家工作常態化等內在問題影響,香港的寫字樓及商場供應近年出現過剩,租金及物業估值大幅回落,對相關企業收入及抵押融資活動造成嚴重影響。放寬商廈改成學生宿舍,不僅幫到相關業主,對整體物業市場、投資借貸、以至金融體系都起到穩定作用。
民生方面,本港住宅樓價近年已顯著回落,但租金卻幾乎沒有跌過,原因之一正是外來人才的住屋需求。政府已大力加建各類公營及過渡性房屋,但稍後又有立法規管「簡樸房」和逐步取締劣質劏房帶來的挑戰。改裝宿舍政策有助紓緩這個供求失衡問題,減少留學生與本地居民競爭小型獨立單位及優質劏房的情況,遏止租金升勢,以至預防可能因而出現的中港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