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先行者︱陳永陸

面對氣候變化,全球着眼可持續發展,如今經營業務,除了追求EPS(每股盈利),亦越趨重視ESG。今年港交所提出更新ESG披露規則,要求上市公司由二○二五年一月起,更詳細披露碳排放訊息,如供應鏈上下游碳排放數據,以及夏天颱風、暴雨等極端氣候問題對營運影響等。相關新規將於明年起分階段實施,意味ESG將進一步影響企業營運、風險管理,甚至供應鏈安排。

早喺一九九四年,會德豐前主席吳光正已成立吳氏會德豐環保基金,開創先河。

港交所嘅ESG報告指引於二○一六年一月生效,當時要求上市公司就ESG事項按「不遵守就解釋」原則作出披露。不過,ESG一詞其實可追溯至二○○四年,由聯合國全球契約首次提出,提倡將ESG因素納入企業評估指標,並認為ESG表現較好嘅企業,有助增加股東價值,並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提高社會聲譽。直至近幾年因疫情、全球暖化同俄烏衝突等威脅湧現,ESG浪潮開始席捲全球,大量資金湧入永續投資市場。據彭博研究,預計明年全球ESG資產規模將有機會超過五十三兆美元。

講到本地ESG發展進程,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但同時電力需求、車輛數目同工業活動激增,上空不時被霧霾籠罩,市區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喺呢個黃金年代,正當人人向錢看,對環保概念可謂兩眼漆黑,卻有一位企業家居安思危。

早喺一九九四年,會德豐前主席吳光正已成立吳氏會德豐環保基金,開創先河,同政府轄下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合作,合共提供一億元(港元,下同)資助環保相關工作,為全港首個政商合作嘅環境保育基金。吳氏當年指出,雖然香港經濟取得驚人成長,但同時亦付上環境代價,並認為大企業應承擔更多環保責任,帶頭提高社會環保意識,否則最終將損害香港營商環境和聲譽。

過去幾十年隨環保意識抬頭,至今綠色及可持續發展確成為國際共識,同時印證吳氏嘅高瞻遠矚。呢個基金今年成立三十周年,多年來促成逾百個資助項目,涉及空氣污染、海洋保育、廢物處理、樹木保育、交通、能源、建築廢料等研究同教育範疇,當中不乏具創意同影響力嘅方案,例如向本地學校撥款興建空中花園,以美化校園同改善空氣質素。

除咗係一項使命,以往被視為「付出」嘅ESG亦成為投資新貴,可持續投資產品相繼興起,各大評級機構亦陸續發展ESG評分系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緊貼市場走勢,例如政府今年將續推二百億元綠色債券,恒指公司亦推出「恒生氣候變化1.5°C目標指數」,以推動本地綠色金融。學吳氏話齋:「飲食有得揀,但空氣無得揀。」佢喺三十年前率先倡導商界走上綠色賽道,到今日ESG成為眾多企業和投資重點,令可持續發展更上一層樓,相信無論政商民都樂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