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風光不再,明明有超強基礎,無限創意,在國際電影界也甚具影響力,近年竟然頹落至此,很多香港人心有不甘。港產片的「死因」當然很多,如內地電影業火速發展,吸去了大量香港台前幕後的精英和技術人員;內地資金雄厚兼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場,香港製作人順應合拍片潮流,不得不取悅內地觀眾和迎合審查制度,出品徒具港片之形而無港片之神。再加上韓流洶湧,香港電影一時間失去了方向,整個行業振作不起來。
《九龍城寨之圍城》在海外影展揚威,國內票房已逾五億人民幣。
相信不少香港人像我一樣,一直在期待一部製作認真、編導演俱佳、彰顯港片成功元素的電影,所以《九龍城寨之圍城》的出現,令人眼前一亮,抖擻精神,重拾對港產電影的信心。香港其實並不是拍不出好電影,如《正義迴廊》、《毒舌大狀》和《年少日記》等都叫好叫座,但它們屬於言情寫實的小本製作,未必能在國內或海外引起較大的回響。《城寨》是部氣度恢宏的大片,取材忠於歷史卻有普世的適切度 (relevance),港片的傳統元素,如明快的節奏、清晰的敘事、刺激的打鬥、濃濃的手足情義等,全部有齊。幾個名副其的「老」牌明星甘於做回老角,讓一批極具份量的年輕演員擔綱,一老一少的演技同時令人目不暇給。
這部戲的成功,證明了港片只要重回基本功,拍出內地或別處拍不出的味道,便有出路了。我們比對內地一個明顯的優勢,是我們的電影審查制度寬鬆得多,毋須說教,更不必文宣,所以不用背着內地製片人那麼大的包袱。國產的大片我看過不少,令我回味的不卻不多,除了《滿江紅》不錯之外,近期大賣的如《熱辣滾燙》是勵志小品,本土市場以外的觀眾也可接受。
今天的香港,除非你偏要挑戰國安的底線,藝術的創作仍然很自由,電影界要盡用這種自由,不必自添枷鎖。內地的審查制度當然是個顧慮。《圍城》的打鬥場面雖沒有大灑血漿,但意識上頗殘忍,超越一般內地片的尺度,正常來說未必過得審查,但它是部合拍片,除非另有內地版本,有理由相信可以過關。我不相信內地的尺度永遠一成不變,像《圍城》這類港式合拍片,有種功能,就是把這個尺度盡量推移,讓內地觀眾接觸一些任何好電影都應該有,但官方尺度不容許的元素。
這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時間,也許可以從《圍城》開始。與此同時,雙版本製作可以是條出路,內地版是邪不能勝正的大團圓結局,但香港版則是原汁原味,甚麼都可以發生,例如內地禁止的鬼怪、穿越和情色成分等,說不定還可吸引內地人來港看「原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