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遊注意蚊患 | 陳以誠

暑假到,又係旅行季節。可以的話,請記得旅行前先捐血。另外,請記得預防傳染病。

最多的旅遊熱點是內地和東南亞,各有特色與美食,令我們和孩子流連忘返,但我們要小心注意健康,預防危險疾病。

內地和東南亞都有蚊患。新加坡先進的公共衞生做得不錯,2024年也有13,600登革熱個案。馬來西亞在2020年有9萬多案例,145人致命。全球包括:南美洲、非洲有3.9億人活在疫區,去年超過1千萬病例(死亡的有2萬人)!

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經蚊子(白紋伊蚊或埃及斑蚊)傳播給人,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登革熱是風土病。登革熱病毒共有4種不同血清型,每一型均可引致登革熱及重症(又稱為登革出血熱),感染到其中一型只產生那一型的抗體,卻沒有預防另外3種血清型的抗體。

登革熱常見病徵:高燒、嚴重頭痛、眼窩後疼痛、肌肉及關節痛、噁心、嘔吐、淋巴結腫脹,以及出疹等。有些人在感染登革熱病毒後沒有明顯病徵,有些人則只會有發熱等輕微病徵,例如:兒童發病時或只出現一般性的發熱症狀及出疹。

登革熱潛伏期為3–14天,通常為4–7天。旅遊人士從受影響地區回來後若感到身體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

而第二次、第三或四次感染,更會有腦出血等致命風險。

預防方法包括:穿上淺色長袖衣褲,避免晨早及傍晚蚊子出動的時間出外,在室內關上窗戶開冷氣,用有效蚊帳防蚊網。熱帶地區要穿長袖衣物,但也小心太熱會中暑,那便要在外露皮膚塗「蚊怕水」。

含DEET的蚊怕水有科學證明效用,成人用的含30%,在香港實際用了適當份量的,沒有甚麼發現副作用的臨床報告。小童用的也要10%以上才有效。其他選擇有picaridin和Oil of Eucalyptus等。

登革熱疫苗Dengvaxia面世曾帶來希望,可以給曾經感染過登革熱的人士有76%保護力,但未曾感染的卻會有嚴重病發,包括:內出血。菲律賓在2017曾全面為學童接種登革熱疫針,然而接種疫苗後,很多兒童有出血的危險併發症,於是立即叫停接種計劃。現在東南亞各政府都只是讓人自費在私營醫療機構接種。

在香港沒有登革熱疫苗,主要靠滅蚊和自我保護,還記得醫生叔叔為預防登革熱唱作的兒歌金曲〈滅蟲周記〉?去YouTube找陳以誠醫生〈滅蟲周記〉,可重溫預防登革熱措施。

新加坡推出新計劃Wolbachia,以一種細菌入侵雄性埃及伊蚊,交配後令雌蚊不育。滅蚊以致減少登革熱,似乎有效呢!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