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慎揀選醫療中心 | 陳以誠

香港4月份可以說被兩宗醫療大新聞霸佔了頭條。請讀者小心為上。

1.有病人接受針灸後引致食肉菌感染,需要截肢保命。

今日香港中醫及物理治療師分別可以有牌照做針灸治療。中醫的是傳統穴位針灸治療,而物理治療師做的多是加入電擊刺激作用治療,並需要另外進修考牌才能有資格做。

市民也不用因為個別事件恐慌。中醫針灸在港都是有註冊專業服務。今次食肉菌甲類鏈球菌,是在針灸診所被發現,診所給病人穿的短褲帶菌便可隨着入侵性治療而感染。所以政府為維護民康實在應加強監管中醫診所,以及做針灸物理治療診所,正如監管西醫和牙醫診所,將來中醫醫院也都應該保障市民,沒有這些惡菌潛在。

2.另外是仁滙「打疫苗中心」突然倒閉引起的問題。這些由商人成立,聘請醫護人員提供服務的。通常以強大資本作後盾,大手購買疫苗而得到疫苗廠特大折扣,因此可以減少成本,便以低價吸引家長加入「疫苗套餐服務」,就像美容套餐,健身套餐等吸引用家入局。

醫療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及行為要合乎香港的專業服務手則,專業註冊的道德。有科學根據,研究證明安全有效的預防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最好方法。

然而若這些「打針中心」的老闆根本不是專業醫者,又如何保證?

利字當頭,會否有打假針可能?像2019年「加維疫苗中心」被發現打冒牌HPV(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甚至假針像清水,也無法保證假針無菌安全。

當年「加維醫務及疫苗中心」打假針被證實。2021年法庭判疫苗中心有罪,證明香港已有此前科。今次家長的憂慮不是杞人憂天。

當局應制定政策管理覧察這些疫苗中心,即時開始巡查及抽樣檢查這些疫苗中心,及懲罰違規者。至於除了政府健康院免費打的疫苗外,在私人診所有提供的還應該接種甚麼疫苗,請與家庭醫生及兒科醫生商量。

有時政府建議市民要接種的疫苗也不會資助,例如政府建議6個月以上人士都應接種流感疫苗,特別是懷孕,肥胖,有呼吸疾病或免疫力低等,但政府只資助6個月至18歲及50歲以上的人士預防流感疫苗,18-50歲之間的要自費,即使肥伴,有呼吸病的也不資助。有時政府需要好多年才能決定資助某疫針,例如為女童免費打HPV疫苗,到現在仍不資助男童,比較很多先進地區都緩慢得多。所以政府不資助的疫苗不等於家長不需考慮。以後可以再和大家討論還有那些疫苗應該考慮為BB接種。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