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錯位易拖垮孩子未來 | 吳錞銦

當你想到腰酸骨痛時,腦海中會否浮現辛苦工作的中年人或年邁的長者形象?然而,許多家長可能始料未及,年幼的孩子也會面臨同樣的困擾。隨着疫情後「網課一族」的增加、電子設備的使用頻率飆升,以及日常姿勢的不良習慣,兒童的骨骼脊骨健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兒童的骨骼系統尚在發育,理應充滿彈性與適應性,但偏偏正因這一特性,若姿勢不當或長時間處於錯誤的負重狀態,脊骨便容易「錯位」。所謂脊骨錯位,簡單來說,就是脊骨的某些部位偏離了正常位置。兒童常見的是脊骨向左或右偏移。這些輕微的側彎,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問題,包括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寒背、骨盆前傾等。

阿俊是一位活潑好動的十歲小學生,但自疫情開始,他的課堂從校園移至家中,每日對着電腦長達數小時。因為家中的書桌和椅子高度不適合,他常常駝背、歪着身子上課,甚至習慣將整個身體斜靠在椅子上。幾個月後,他開始向媽媽投訴說腰部和肩膀經常感到疼痛,甚至出現胸口緊悶的情況。起初,阿俊的媽媽以為他是借故偷懶,直到某天阿俊疼痛到無法好好入睡,母親才警覺到問題的嚴重性。經過檢查後,發現阿俊的脊骨明顯向右偏移,壓逼了神經,導致疼痛及胸口不適。最終,阿俊不得不接受一系列的矯正療程來改善骨骼錯位情況。

其實骨骼錯位對兒童的身體健康多方面造成干擾,以下是幾個主要影響:

一、慢性疼痛與活動受限:脊骨錯位可能導致肩頸痛、腰痛,甚至手腳麻痺。像阿俊這樣的案例,腰痛和胸口不適是最常見的症狀。但疼痛並不是唯一的問題,長期脊骨錯位會限制孩子的動作範圍,影響日常活動,甚至削弱運動能力。

二、肌肉緊繃與疲勞:當脊骨處於錯位狀態時,周圍的肌肉需要額外用力來支撐骨骼,容易因過度緊繃而變得疲勞。許多孩子常常向家長投訴自己「很累」、「腰背很緊」,這其實是脊骨問題的警號。

三、免疫力下降:脊骨錯位會干擾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影響大腦與器官之間的溝通。結果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孩子更容易患上鼻敏感、哮喘或其他過敏性疾病。頸骨錯位甚至會影響大腦供血,令孩子在學習時集中力下降。

四、情緒問題與反應遲緩:由於大腦與身體部位的訊息傳遞受阻,孩子可能表現出反應遲緩,甚至因身體的不適而情緒不穩,容易煩躁、發脾氣,或無故哭鬧。

作為孩子的守護者,家長應該對脊骨健康問題保持高度敏感。首先,要確保孩子在學習時有合適的桌椅,讓他們能以自然挺直的坐姿完成功課。此外,提醒孩子不要長時間坐着,應每隔三十分鐘起身活動,伸展筋骨。其次,減少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特別是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些設備往往誘使孩子低頭駝背,對脊骨造成極大壓力。再來,可以鼓勵孩子進行一些能增強核心肌群和柔韌性的運動,例如游泳、瑜伽或簡單的伸展運動,有助於提升脊骨的穩定性。最重要的是,若發現孩子有持續性的腰酸骨痛或其他不適,應及早尋求專業的幫助。通過專業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並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