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痹症的醫治早有深入研究,並根據不同證型施治,上期提到痹證的分型,有風、寒、濕和血痹。各種痹證可以獨自出現,也可以四者同時出現,視乎個別體質和發病時的氣候而定。比方說發病時為冬天,風和寒痹會作主導,如雨季時候,濕痹症狀便會更顯,有些久病患者,甚至能預測暴風雨來臨,在早一晚患處已麻木不堪。
中醫有很多處方和中藥對治痹證,如蠲痹湯、獨活寄生湯或黃蓍桂枝五物湯等,常用中藥有地龍、全蠍和蜈蚣。古人用蟲類藥以通痹,取其「捐窿捐罅」鑽地遊走的特性,能搜風通絡而達到通痹的作用。現代藥理學也證明,全蠍和蜈蚣帶有毒性蛋白,可刺激神經,對抗髓鞘組織的破壞,重建大腦和肌肉的信息傳遞。故蟲類對神經性損害引起的麻木有其獨到療效。中醫也用白花蛇和烏梢蛇,同樣收到祛風通絡之功。蟲及蛇類藥帶有一定毒性,須經由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治痹藥中的川烏、草烏和附子,藥性辛熱,大毒,功擅搜風定痛,通經絡、利關節,用之不當能致人於死地。那些頑痹頑痛不外乎寒濕與頑痰死血結聚,必須以其強悍溫通破積之力才能建功,故這類藥對寒濕痹甚為有效。(待續)
資料來源:顏德馨中醫心腦病診治精粹;主編:顏乾麟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