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多年,歐美國家五十歲以下年輕大腸癌患者數字急速上升。年輕腸癌患者確診時病情已較晚期,通常有多粒淋巴受腫瘤影響,或已經出現遠轉移。但以相同分期病例對比,年輕大腸癌患者的治療療效及腫瘤控制與一般年長患者相若。也有研究顯示,已經出現遠轉移的年輕大腸癌患者,對化療及標靶治療的反應較差。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出年輕人士的大腸癌發病率升幅較快,估計主要與生活習慣有關,而部分歐美國家的年長大腸癌發病率相對下降,是因為透過大腸癌普查及早發現瘜肉,加以切除,因而減少了惡化成大腸癌的風險。
最近幾年研究顯示,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是一種常見於口腔的細菌,大腸癌患者的糞便樣本中檢測到具核梭桿菌的豐度較高,在四十五歲以下的年輕大腸癌患者中其豐度更顯著增加,高達七點五倍。動物模型實驗研究表明,具核梭桿菌可促進大腸癌的各個發生與發展階段,包括癌細胞增殖、腫瘤生長、轉移和化療抗藥性,致病的機理包括誘導發炎、抑制免疫反應和改變腫瘤微環境。
一項針對十三萬餘名成年人的隊列研究,探討了飲食生活習慣與具核梭桿菌和大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糞便樣本中具核梭桿菌水平較高的人士,更加容易受到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影響,導致大腸癌風險增高。研究團隊建議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全穀物、水果和蔬菜的攝取量,同時限制加工肉類、紅肉和高脂肪飲食,保持健康的體重並進行定期的體能活動,這健康飲食生活習慣可以促進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有助減少具核梭桿菌等有害細菌的數量。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報告顯示,在以往十多年本港四十五至五十歲的大腸癌患者發病率只有輕微上升,但五十五至七十歲這群組的大腸癌發病率則有明顯上升。香港市民或許要認真看待這情況,並要作出應對策略及行動,否則可能重蹈歐美國家大腸癌年輕化的覆轍。
半年前,五十五歲的Nancy確診大腸癌,手術後,病理報告顯示腫瘤附近有三粒淋巴受影響,之後按照腫瘤科醫生建議,最近完成了八個化療療程。確診後Nancy擔心會否已將大腸癌遺傳了給一對二十多歲的子女。腫瘤科醫生安慰她,指出Nancy確診大腸癌時是五十五歲,又無大腸癌的家族史,相信其子女的大腸癌風險並無增加。完成輔助化療後,Nancy再請教醫生,一對子女如何能減低將來患大腸癌之風險。醫生說,全球的年輕大腸癌患者人數整體上升,幸而暫時香港未受影響,但仍建議Nancy要提醒子女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多回家吃住家飯和飲愛心湯,已可令飲食健康一點,遠離癌症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