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脂肪 | 岑信棠

美國癌症協會期刊《臨床醫生癌症雜誌》於二○一八 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估計,美國所有癌症病例的百分之四十二與可改變的致癌風險因素有關。主要可改變的致癌風險因素,以及其導致的癌症佔總體癌症比率分別為:吸煙(百分之十九)、體重過重(百分之七點八)、酒精攝取(百分之五點六)、紫外線輻射(百分之五)、缺乏體能活動(百分之二點九)。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分析了一千多項有關身體脂肪和癌症的流行病學研究,在二○一六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份其後被廣泛引用的報告中,指出十多種癌症,都與超重或肥胖有關。這十多種癌症包括與肥胖最大關聯的食道腺癌和子宮內膜癌,其他的還有胰臟癌、大腸癌、停經後乳癌、膽囊癌等。

肥胖致癌的機理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慢性全身性炎症,因為多餘的脂肪組織會提高白細胞介素六和腫瘤壞死因子α的分泌,這些細胞因子會加劇炎症反應。次重要的是脂肪組織可以將雄性激素轉化為雌激素,從而刺激依賴雌激素生長的腫瘤(例如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其他的機制包括刺激胰島素分泌,從而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

最近一些研究證據指出,十八歲後任何時候的體重增加都與停經後乳癌風險的增加有關,大腸癌和其他胃腸道癌症也存在類似的因果關係。其他方面的研究證據也指出:適度的體重減輕能夠降低停經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最近,人們對肥胖與脂肪的理解和關注已經發展到另一個層面,就是內臟脂肪。內臟脂肪是指儲存在腹腔深處的脂肪,圍繞着肝臟、胃和腸等重要器官。相對於皮下脂肪,內臟脂肪產生更多導致慢性炎症細胞因子和荷爾蒙。內臟脂肪與癌症、心臟病、失智症、二型糖尿病等代謝疾病以及死亡風險增加有更密切關係,內臟脂肪比皮下脂肪對健康造成的風險更大。內臟脂肪沉積過多慣常的表現是俗稱「大肚腩」的中央肥胖。

男士腰圍超過或等於九十厘米,女士腰圍超過或等於八十厘米,便屬中央肥胖。中央肥胖不單止從導致各種慢性病(包括癌症)上對健康構成更嚴重的威脅,從患病率的角度,中央肥胖在香港也是比一般的肥胖更為普遍。 

衞生防護中心指出,肥胖問題的根源在於從食物及飲料中攝取的熱量與正常身體機能和日常活動所消耗的熱量失去平衡。因此,奉行健康生活模式是降低肥胖風險的關鍵。呼籲市民均衡飲食、避免飲酒、多做體能活動和減少久坐時間。從事肥胖研究的專家們提醒,要考慮每個肥胖症患者的個人情況,最佳方案是通過鼓勵現實的期望和逐步改變生活方式,以獲得更好的健康結果。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