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和素食 | 岑信棠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最近發新聞稿,公布其公共衞生學院的研究結果,指出紅肉攝取量越高,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中風、心臟衰竭)和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亦會越高。研究結果已於心血管領域權威期刊《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 發表。該項統合分析的研究數據涵蓋四百四十萬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一百七十六萬名糖尿病患者,經過多因素調整後,統合分析發現,每天每多攝取五十克加工紅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可增加百分之二十六,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百分之四十四;每天每多攝取一百克未加工紅肉,冠心病風險可增加百分之十一。

研究團隊亦比較了東西方飲食文化當中風險的差異;西方飲食文化當中加工紅肉、黃油、高脂肪奶製品及精製穀物攝取較多;東方飲食文化當中全穀物、蔬菜和海鮮攝取較多。在東方飲食文化下,雖然進食同等紅肉及加工肉量,但東方人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和中風的風險,都要比在西方飲食文化下的風險為低。這分析結果顯示東方飲食文化當中的某些成分,有能力減低紅肉攝取量帶來的壞影響。

飲食習慣與患癌風險也有着明顯的關係。於去年二月在《BMC內科雜誌》發表了一項權威的研究報告,該研究計劃涵蓋四十七萬名英國生物資料庫研究計劃(UK Biobank)參與者,目的是評估素食和非素食飲食習慣與大腸癌、停經後乳腺癌、前列腺癌風險,以及總體患癌風險的關聯。

根據招募時完成的有關飲食習慣問卷,問卷詢問參與者食用加工肉類、牛肉、豬肉、羊肉、雞肉、火雞或其他家禽,以及魚類的頻率。參與者選擇的攝取頻率範圍從「從不」到「每天一次或多次」。根據這些回答,參與者被劃分為四個飲食群組,分別為經常肉食者(每周食用肉類超過五次)、低肉食者(每周食用肉類五次或以下)、魚食者和素食者。經過平均十一點四年的隨訪,確診了五萬四千多例癌症,其中包括五千八百多例大腸癌、七千五百多例停經後乳腺癌和九千五百多例前列腺癌。經過針對年齡、性別、體高、教育水平、運動習慣、吸煙狀況、飲酒量等的多種因素調整後,結果發現,與經常肉食者相比,低肉食、魚食及素食者的總體患癌風險分別減少百分之二、百分之十和百分之十四。與經常肉食者相比,低肉食者患大腸癌的風險減少百分之九,素食者患停經後乳腺癌的風險減少百分之十八,魚食者及素食者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分別減少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三十一。

因此,依據個人口味及喜好,明智地增加素食及魚食比例,肯定會比常見的以肉食為主的飲食習慣更為健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