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豐香港分店食品的水準其實不差,但來到台北,情感上總要去信義區的總店吃一回,不得不承認在心理上覺得好味一點。雖然信義路永康街口的舊總店現在只做外賣,新店在附近不遠處,當然也闊落得多,但輪候的人卻依然多,往往要等一小時以上。幸好周圍的小街小店多的是,容易打發時間。
實不相瞞,幾十年前第一次光顧舊總店,不是被聞名遐邇的小籠包所俘虜,而是元盅雞湯和蝦仁蛋炒飯。思前想後,找到原因。都因為每次真正放假外遊而非公幹的話,總要把放假期間的工作預先做好,因此出發前一兩星期簡直忙到一頭煙,登機時往往已疲累不堪,得半條命上路。鼎泰豐那盅清雞湯,除了雞塊,就只有薑、蔥,是很清純的原雞味,而且相當滋味,結果忍不住一口氣飲了兩盅。
不知是否心理作祟,雞喎,好補,飲過之後元氣彷彿提昇了,人也精神起來……如此良好的經驗,從此去鼎泰豐,都飲雞湯。至於蝦仁蛋炒飯,也是簡單得很,但蛋香飯香,份量不多,吃得很愜意。其實,不要蝦仁,只是蛋炒飯也很好吃。不過,有一次在尖沙咀店吃炒飯,落油重手了,食味打了折扣。於是,更信台灣的店子。
今次在信義店心態更悠閒,等候入座期間仔細看看菜單,發覺好像比從前多了些食品,於是隨意點幾個小食,其中有紅燒茄子(見圖)。台灣消費水平低過香港,即使名店如鼎泰豐,價位對香港人來說算很抵吃,元盅雞湯二百五十元新台幣、十隻小籠包二百八十元、蝦仁蛋炒飯三百元、紅燒茄子不過一百五十元。
「好靚!」當侍應非常禮貌的送來茄子,整枱人都被紅燒茄子的賣相迷倒。茄子原來的紫色保存得很好,切段的刀工也很整齊,堆疊也很工整,呈現一幅令人口水直流的畫面。論味道,有紅燒的惹味,但不失茄子的清鮮。說實話,若只有小籠包,我真的不會花近一小時輪候鼎泰豐,越來越酷熱的夏天要考慮,香港人那句:「食咗都補唔返!」秋冬季,可以飲雞湯補補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