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一個李子可不容易,要有一種自虐的勇氣。我所認識的女孩子,居然沒有一個喜歡吃李子,見我一個一個的吃,有時還會瞇起眼睛叫酸。酸,就似是一道牆,將一個李子的特質都遮擋住,有多少人敢攀過圍牆,一嚐酸過後甘甜的真滋味?」二十年前在專欄文章 〈李子心酸話〉結尾寫下這一段,一直都貼近現實,直至美女廚神Junemama送來兩瓶南華李子醬,更確定深諳飲食的人才會穿越那道牆欣賞到李子的深刻滋味。
「我猜你懂得分辨,所以做兩瓶給你試味。」她廚藝了得,多年前央她炮製美食時多做一點送我,有幾次都如願,但最近兩年未續這食緣,今次忽然之舉,原來想我比較兩瓶果醬分別在哪裏。
兩瓶果醬的色澤有深淺之別,是同一批李子,加同等份量的糖,卻用兩種不同質料製造的鍋具烹煮。她出示原個南華李和切開了的照片,雖然果肉並非鬱紅如血,但也非淺紅甚至見白。總覺得愈深紅咬出來更像鮮血,那種刺激不僅因為酸,還在於心理上。不過,每次只能吃五、六顆,不是怕李子汁濺到衣服蒙上水洗唔清的「血污」,而是它實在很「削胃」,一次過吃得太多腸胃就有天大的麻煩。
從未吃過李子做的果醬,她想我試試銅鍋和鑄鐵鍋煮出來的李子醬在口味上有何不同。首先淨吃,結論是:鑄鐵鍋的李子醬明明也落了糖,幾酸,不知是否鐵料對付不了帶酸的李子;銅鍋煮出來的果醬基本上融成一糰,色澤亦較深,而且顯然與糖融合得很好,酸甜度頗協調,不排除銅煲導熱的效果較佳,材料熬得夠火候,所以無論質感和口味上勝一籌,銅煲具貴得有道理。
如果配雪糕呢?選了Häagen-Dazs和MÖVENPICK的雲呢拿雪糕,前者較甜,幾乎蓋過李子醬的味道,後者相對沒那麼甜,但始終是雪糕,或許換上淡味一點的乳酪可更突出南華李的獨特風味。當然,美女廚神肯繼續供應才行。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