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櫻紅時 | 項明生

已經來了日本一個月,仍然樂不思蜀。

香港沒有的四季分明氣候,日語稱為「四季冉冉」。去年夏天來過炎熱的東京,秋天又追過京都的楓葉,冬天到北海道看冰雕,但最驚艷的還是這個季節。走過了疫情3年,又經過了父兄離世,再見櫻花紅遍列島的大街小巷,城鄉角落,遊客又再度喧嘩,看盡櫻華,我心仍然嚮往,未至雀躍,但也舒暢。

櫻花樹下最嫵媚的姿態,啊,春天到了,又一年了!

從90年代至今,花見了廿幾次,同樣的染井吉野櫻,各地花王總有自己的創作方式,絕無雷同。就像一種麵粉,可以變成拉麵到意粉到麵包上萬種口味一樣。北海道的函館五棱郭用櫻花堆砌出來的五星地形,到四國泡在山水畫中的粉紅色紫雲出山,東北福島滿山雜花叢生的花見山,即使花瓣掉下來都可以成就青森弘前的花筏。到了東京千鳥之淵,總會想起當年和那人一齊泛舟在粉紅色的水道之上。到了大阪城抬頭一望,看見的粉紅天空中,滿滿都是故人的笑靨。人間已經四月天,花自飄零水自流。

今天跟味力之旅的櫻花團重訪京都南禪寺,不是導遊指點,都不知道寺外那條荒廢鐵道是世界最長的傾斜鐵道,叫蹴上傾斜鐵道。日本人也會廢物利用,鐵道兩旁遍植櫻花,成為京都限定一周的賞櫻勝地。

由拍攝《明治憑什麼》介紹日本第一個現代水利工程的琵琶湖引水工程,到我自己多次帶京都楓葉團,經過了很多次的無人荒廢鐵道,第一次見到人山人海,大半為外國遊客,原來春天才是日本最給力的旅遊推廣專員,入境遊客數量每年都不停破新高!櫻花樹下,面無表情的阿伯也露出最童真的笑臉,愁眉苦臉的阿婆也展開最嫵媚的姿態。啊,春天到了,又一年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