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導演問我,若果要拍攝比併車仔麵,應該用甚麼準則?首先不理會他選了哪幾家店子,而是事先設定比併的綱目,不可以吃完才思考如何評斷,即是先定好要評比甚麼才去吃。仔細思量,列出5項評選:全店有多少款餸料供選擇、基本湯底的味道、餸料的水準和味道、麵質和價錢。
由於早前專門拍了一集推介灣仔「車仔麵之家」,公道起見,今次不在評比之列。今次導演選定的店子都有點名氣,須知當今資訊多到如繁花,所謂「名氣」其實沒有所有人都認同的金標準,言人人殊,所以一如以往,我完全沒有異議,只埋位做好評選工作。
常說很多傳統食物今不如昔,但我認為車仔麵和雲吞麵都勝從前。上世紀60年代,坊間慣叫「揦渣麵」(正寫「藞麵」),後來因為都是推車仔小販賣的,「車仔麵」之名才不脛而走,由「揦渣麵」到「車仔麵」,製作都很粗糙。自從當局銳意取締街上的流動小販和街邊檔,車仔麵都入舖了,加上舖租成本,車仔麵不可能像從前賣得那麼便宜。
還記得小學時代在旺角麥花臣球場外的推車仔小販,只有粗麵和幼麵,油麵是很後期才出現。以餸料種類計,今時今日若果只有十多款選擇,肯定不受歡迎,有廿多款只是常態,有些不僅多達40款餸料,甚至有辣汁螺肉、雞軟骨、花膠。當年只有魚蛋、豬皮、豬紅、蘿蔔和牛腩碎,反映香港社會富裕了,人也食大了胃口。正因為餸料種類太多,評比還原基本,就是只選魚蛋、豬皮、豬紅、蘿蔔。
那些年的麵湯是味精水,小販會添點牛腩汁,味道才豐富一點。今天只用味精開湯,是劣質之作,我吃過用雞殼、燒鴨頸、豬肘等大量真材實料熬湯,令整碗車仔麵特別好味,大口大口飲麵湯,也是享受。
至於價錢,以上列4個餸配一個幼麵,導演選的4家,都賣50元以上,比名牌雲吞麵更貴,幾乎買到兩個兩餸飯。很難說抵唔抵,總之好食就抵!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