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真實 | 水 歌

在美加邊境的道路邊上,矗立着一塊奇特的廣告看板,它沒有品牌標誌、沒有促銷文案,甚至沒有任何圖像。這件名為《Non-Sign II》的裝置藝術,由藝術家Annie Han和Daniel Mihalyo(Lead Pencil Studio)創作,以「空無」為主題,刻意抽離了消費社會中最熟悉的視覺符號,留下一個純粹的框架,框住令人無限遐想的天空與廣袤大地。

我們的生活,似乎正如藝術家所觀察的,早已被廣告信息所包圍。無論是社交媒體、街頭招牌、還是娛樂內容,消費符號無處不在。我們被誘導購物、追求所謂的「成功」,甚至連人際關係都逐漸商品化。久而久之,現實世界似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舞台,而我們每個人,則是這場消費大戲中的演員。

這種「充滿廣告」的現實,真的是真實的嗎?還是說,我們早已被這些符號所遮蔽,迷失了對真正生活的感知?《Non-Sign II》透過它優雅的留白,挑戰了我們對現實的既有想像。這不僅是對廣告文化的反思,也是對我們內心世界的一道棒喝。它提醒我們,或許所謂的現實,只不過是一個被建構的幻象,而非真實。

一如佛教認為,萬物本無自性,我們所執著的「實相」其實是概念與標籤的堆疊。就像廣告看板上的品牌符號,它們只是人為賦予的意義,而非本質。

這件作品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習以為常的「現實」有多麼虛幻。  在佛教修行中,常以破除執著為目標,而《Non-Sign II》恰提供了一種解構慣性的途徑。它不灌輸答案,而是透過「缺席」引發提問,如果褪去所有社會賦予的意義,我們還剩下甚麼?

或許,真正的自由不在於擁有更多,而在於認清「無需擁有」的可能性。就如同那塊空白看板,它不賣任何東西,卻可能讓人們買回最珍貴的禮物,即對真實的覺知。 空不是沒有,而更是無限的可能。

《Non-Sign II》,Annie Han和Daniel Mihalyo,2010年,美國華盛頓州布萊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