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的決定,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雷陣雨,帶來了無法掩飾的焦慮。比起興奮,擔心佔據了更多的空間。擔心孩子會在那刺骨的寒冷中無法適應,擔心婆婆的年齡會讓無法承受極寒的氣候。這些擔憂,像無數顆小石子,逐漸在心底堆積成山,越來越沉重,直到我覺得無法承受。但既然無法擺脫這些恐懼,我只能急忙準備,盡力將一切做得周全,確保這場旅程不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疏忽而崩塌。
兩周的時間,就像是急促的鐘擺,滴答滴答地敲打着我的神經。每一天的流逝,彷彿都在催促着我,讓我無法放鬆,無法喘息。我最擔心的,依然是婆婆沒有合適的外套。對她來說,這樣的極寒天氣(藏王樹冰預計負二十度),無疑是一場考驗。於是,我匆忙中預訂了四件外套,為了在那短短的兩周內,保證有足夠的時間讓衣服送達。每次點開運輸進度的頁面,都會祈禱快遞能夠準時到達。
除了外套,還有羽絨背心、毛帽、能夠觸摸手機的刷毛手套、鞋釘、暖暖包……每一樣物品,我仔細寫在手機的筆記本上,然後一一打勾,確保沒有遺憾。對孩子,我同樣不敢馬虎。我為他準備了吸濕排汗的內衣、刷毛上衣、羽絨背心,再加上一件厚重的羽絨外套,三歲的他從來不會主動跟我表達冷暖,我只能依靠每一層衣服的添加,來撫平我的不安。
最讓我焦慮的,是那雙雪鞋。最初,我打算從韓國訂購,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我只好從日本代購一雙雪鞋。它保暖、防滑,卻不防水。這點不足,讓我感到焦慮,我只好選擇稍大一號的尺寸,並用厚襪子來填補空隙,這樣即便雪水滲入,至少換一雙乾襪子也能勉強應對。
這一切的準備,不僅僅是為了抵禦寒冷,還是對健康的全方位防範。隨着日韓流感的蔓延,我知道這場旅程中,除了衣服,還要為家人準備足夠的藥物。我帶着健保卡前往診所,提前準備好所需的藥品,還有一瓶保濕霜,隨着冬天的到來,它已經成為了我的隨身品,無論挑家裏、隨身包又或者是學校,都會放置一瓶臉嘴兩用的保濕霜,無論孩子的皮膚多乾燥,輕輕一擦,便能即時補充水分,防止肌膚撕裂。
然而,更讓我擔心的,還是孩子對水的抗拒,每次出門在外,總是抗拒喝水的他,讓我不得不思考應對方法。為了讓他在寒冷乾燥的天氣,保持足夠的水分,除了準備保溫瓶,還帶上了保久乳和他最喜歡的電解水。即使他不願意喝水,至少每天也能保證那350cc的攝取量。
婆婆曾提議過自由行,說這樣能省下不少錢。聽着她的話,我不禁默默嘆了口氣。對她來說,或許自由行意味着更大的自由與彈性,但對我來說,它無疑是一種重擔。帶着一個孩子和一位年長的長輩,若是隨心所欲,風景也許會更美,但隨之而來的是無法預測的麻煩。比起省錢,我更希望自己能夠安然無恙地享受這段時光。跟團,雖然花費較多(小孩費用與大人相若),但至少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最重要的是,這樣我才能將更多的心思放在旅行本身,而非那些瑣碎的問題上。
「為甚麼一定要跟團?自由行不是更省錢嗎?」婆婆問道,語氣中帶着一絲疑惑。
我笑了笑,回答道:「媽,如果自由行,你可能會花很多時間等車,還得擔心每一個路口,能不能按時到達。跟團的話,至少有專業的安排,不會讓我們太累,也不會錯過任何一個重要的景點。」我停了一下,調皮的接着說:「如果中途出了甚麼差錯,我們還可以私下一起罵導遊,總比自由行你一個人罵我來的好。」
我知道,我所選擇的方式並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因為這樣,能讓我們的旅行更輕鬆一些。旅行,並不是為了省錢,或者挑戰自己,而是為了放鬆,為了去感受生活中每一份微小而美好的瞬間。當我與家人並肩而行,當我們在異國他鄉感受冷風和暖陽,我知道,這一切的準備,都是為了讓我們能夠無憂無慮地享受這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