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當代藝術家里希特,常在畫作中融入攝影的視覺效果,創造出一種游移在真實與虛幻間的氛圍。在他著名的畫作《兩支蠟燭》中,兩支白色的蠟燭以其簡潔的構圖和微妙的光影變化,靜謐地訴說着時間的流逝。
《藥師經變燈樓》(局部),唐代(618-907),敦煌莫高窟220窟。
《兩支蠟燭》,里希特,1982年,台灣國巨基金會。
閃動的燭火,如同生命般脆弱而易逝,在畫布上留下明亮的光暈,那是時間的印記,也是生命消逝的痕跡。畫中並非單純的寫實描繪,而是對時間和存在本身的哲學性思考。看似兩支佇立相伴的燭火,又好似僅是一支蠟燭,透過鏡像裏映射出來的結果。真實與虛幻間的曖昧、明晃晃的火焰,都暗示着一種不確定性,一種對生命無常的感知。
里希特並非要呈現具體的時空環境,而是將時間的流動凝結在畫幅上,讓觀者在模糊的空間感中,靜靜體會時間的消逝和生命的限制。
與里希特的作品形成對比的是,佛教的燃燈習俗,則蘊含對未來的祝福與祈願,亦以另一種方式詮釋了時間和生命的關係。燃燈不僅是對過去的紀念,更是一種向光明與希望的追求。
在許多佛教儀式中,信眾在燈樓上點燃一座座燈火,象徵着驅散黑暗、帶來智慧與安寧。燃燈的行為,既體現了對光明的向往,也象徵着對未來的美好期盼,祈求將光明傳承下去。燈火雖終會熄滅,但它所代表的光明和祈願,卻會在人們心中延續。
里希特的繪畫和佛教燃燈,雖然目的有所區別,但都以光的生滅,來傳達時間的流逝和對生命的對話。里希特的畫作側重於對時間存續的哲學性思考,藉由寧靜的畫面,呈現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而佛教燃燈則更強調對未來的祈願和光明的承遞,並以此點亮心靈的幽暗角落。
燈火的閃耀微光,不但是對生命循環的體悟,也是對時間流逝的接納,更是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期盼。透過光的生滅,它們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引領我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創造出無限的光明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