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比天大 │ 譚紀豪

前不久出差去上海,在上音(上海音樂學院)辦完事,路過疫情前才開幕的上音歌劇院,被門外的海報吸引住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進駐本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連續五個周末上演五部代表作。

儘管去年已疫後復常,但今屆藝術節才算真正「滿血復活」,有更多重量級海外節目:音樂有Andris Nelsons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鋼琴家王羽佳夥拍Antonio Pappano和倫敦交響樂團、小提琴家Renaud Capuçon以及Sarah Chang等;舞蹈有馬林斯基和莫斯科大劇院兩大芭蕾舞團,還有古巴國家芭蕾舞團;戲劇涉及語言,所以更多是華文創作,原創音樂劇和地方戲曲以外,更有上海話版的話劇《長恨歌》,香港話劇團也會把《曖昧》帶到上海。

坦白說,我作為一個願意坐飛機去看演出的香港觀眾,以上節目除了古巴舞團以外都不難看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駐演卻是機會難逢,哪怕你去北京看,也看不到短時間內連演多部首本戲。

北京人藝大名鼎鼎,聲譽是在電影電視都不流行的年頭積累下來的,第一任院長曹禺是中國戲劇界的標誌性人物,當年更請得老舍和郭沫若等文壇巨擘編劇。這次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戲碼,就包括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館》,都是人藝「爆款」劇目。其餘三部分別是改編自老舍小說的《正紅旗下》、人藝80年代做的翻譯劇《嘩變》,和近年口碑甚佳的原創劇作《杜甫》。

人藝是中國戲迷心中的天花板,而在人藝演員眼中則是「戲比天大」,他們排練廳牆上就放着這四個大字,讓演員時刻銘記。有人藝演員為了演好一個賣梨的「龍套」,寒冬中每天跟着小販賣了半個月的梨,但演出舞台上他站在台口旁邊,連燈光都幾乎照不到。

人藝演員專業形象深入人心,有「遠看是要飯的(乞丐),近看是北京人藝的」這個說法,因為他們平日甚麼都沒所謂,但關乎戲劇的卻事事計較。

人藝老戲骨濮存昕去年出版自傳《我和我的角色》,回顧了自己半世紀演藝生涯。「你看這一方舞台,台口不過就是13米,像一個畫框,而觀眾能夠參與進來,投入到那些故事和角色當中,由此去了解人世間的事。我們就是在做這個事情,我一場又一場地演,演了一輩子。」戲比天大,但戲裏戲外,演的都是人。

第23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今年10月18日至11月17日舉行。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排練大廳有「戲比天大」4個字。

濮存昕去年出版自傳《我和我的角色》,回顧了自己半世紀演藝生涯。

《日出》劇照。

《茶館》劇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