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隨着搖滾文化的發展,與美國在越戰後期的困境,掀起一波反戰風潮,也驅動更為前衛的多元價值觀形成,諸如反階級、反種族仇視或是反資本主義的流行文化,都象徵着戰後秩序的重新梳理。
而時至今日,曾經人潮湧動的各式聚會,似乎已隨着時光而逝去,但反觀處於進行式的俄烏戰爭與以巴衝突,當年所訴求的「愛與和平」,似乎仍是我們這個新世紀的幻夢,成為縈繞在人類心頭的永恆問句。
《慈悲喜捨》。
床上和平運動。
正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所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這句話一針見血地說明人類社會的悲劇,何以如宿命般不斷重複出現。
當年約翰藍儂與小野洋子以「想像世界有了和平(Imagine Peace)」為號召,展開一連串的和平運動,包括最為著名的「床上和平」。他們穿著睡衣躺臥在阿姆斯特丹的酒店房間的床上,與前來的媒體會面交流,在整整七天的時間中討論許多議題,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這次的行動可以說是一場行為藝術,不僅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更成為運動的重要里程碑。藍儂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生動演繹了「愛與和平」的精神,他的代表作《Imagine》亦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和平歌曲之一。
而「愛與和平」的目標,如今還是各大音樂節的重要元素,或許是期待在上世紀的反戰情緒中,繼承些許的實踐精神,也或許是嘗試在當代文化中重新去定義和平。顯然和平的願景,從來都不會過時。誠如古老的佛法教導我們,真正的和諧並非僅為平靜,而是要更積極追求內心的慈悲與同理心。
佛陀「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與今天的「愛與和平」其實是如出一轍,內心若是能充滿愛,外在的環境自然也會和諧共處。只要擁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愛與歡喜,為所有人類的和平獻上一份助力。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