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潮流的轉變,每一個時代的審美觀,或多或少都會有所不同。但大抵上仍遵循着傳統美學強調的對稱、和諧、秀逸等特質,作為美的標準。然而,許多藝術家卻刻意在反潮流的敘事下前行,試圖造出一些迥然不同的「怪奇」作品,挑戰固有的審美觀念。這些元素,往往包含一些不協調的印象,給人一種不安與直擊內心的震撼感受。
在多元紛呈的現代,或早已見怪不怪,但是如果站在過往的時空條件下,我們無不為它們的前衛性感到動容。如此特殊的韻味,不是來自於外表的和諧,而是來自於內在的真實、生命力以及對社會和人性的深刻洞見。
《空也上人立像》,康勝,13世紀,京都六波羅蜜寺。
《吶喊》,孟克,1893年,挪威奧斯陸國家畫廊。
如孟克著名的鉅作《吶喊》,畫面上呈現的是一個面貌扭曲、發出刺耳嘶吼的人物,彷彿正處於極度的焦慮和精神痛苦之中。表面上看,這幅畫作絕對稱不上「美麗」,但正是這種扭曲、破碎的形象,才能最真實地展現主角內心的不安和絕望情緒。看似「怪異」歪曲的畫風,突破了傳統美學的框架,為觀者帶來一種強烈的情感體驗。
也如同許多人常誤以為,佛教造像都是微笑慈悲的人間示現,或是莊嚴高冷超脫世外的永恆存在。其實佛教藝術中,有許多造型奇特的造像,蘊含着深刻的宗教意義和哲學思想。形象不過只是一種媒介,作為真實世界所折射出來的萬千面向。
空也上人是日本平安時期的名僧,以倡導念佛的淨土法門而聞名。京都六波羅蜜寺現存知名的《空也上人立像》,是在空也圓寂後250年,由當時佛像雕刻大師運慶的第四子康勝所造。這尊帶有寫實主義傾向的造像,雕刻出空也上人瘦骨嶙峋的清苦樣貌,而尤為震撼的是,由他口中伸出一條線,線上連接六尊小佛像,打破了我們對於像與人之間的想像關係。
本應該是抽象的佛號言語,在此化為實際的形貌,在令觀者感到詫異驚駭的同時,也令我們重新思考念佛與修持的重要。它並非單純地追求視覺上的和諧,而是要喚起人們對信仰的警覺,從中獲得全新的生命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