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水 歌

曾經屬於次文化的街頭塗鴉,近些年來不僅進入大眾主流藝術視野,更成為當今潮流圈裏的重要板塊。帶有部分即興意味且呼應地景的創作,不僅塑造了年輕世代的身份認同,也成為許多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更每每帶動社會中的話題。

即使在香港,街頭塗鴉仍遊走在法律的邊緣,隨時可能遭受到清除的命運,但充滿活力的街頭創作,依舊為我們熟悉的城市,帶來別樣的思考情境。 

佛頭塗鴉,丁如雲。

阿彌陀佛立像,鎌倉初期約12世紀,京都禪林寺永觀堂。

在各式風格的塗鴉裏,一系列的佛學概念塗鴉特別引起我的注目,也曾經在一件佛頭速寫前停下腳步,駐足細看了一番。簡單的幾筆勾勒,看似隨性,卻充滿着世間溫情。佛陀微笑的半側臉浮現於壁面,優雅而又率性,在不期而遇之間,似乎正在等待着我的造訪。

這一幕有如靈山勝會上,佛陀於法會中面對於眾人的那一抹神秘的拈花微笑,也像是日本京都永觀堂裏著名的回首阿彌陀佛像,在忙忙碌碌的世間中,回望着前來參禮的遊人,始終提醒着修行者們,不要慢下腳步,要持續精進前進。

無論究竟如何,公共角落裏的佛學塗鴉,反而更饒富性味的提供路過的人們,一場偶然的因緣見證。潮流文化和街頭塗鴉提供了一個平台,使佛教圖像更加普遍和可見,讓更多人對佛學的基本設定和價值觀產生興趣。 

有緣見者,得以見即獲益,為一天的心情,寫下驚喜的感嘆號。即便是對於佛法哲理不熟悉的人們,依然可以在用心設計的塗鴉圖案中,重新發現生活中的趣味。為平凡的生活日子裏,帶來一些不同的小確幸。

雖然街頭塗鴉可能被視為對城市景觀造成影響,但無疑這種新穎的詮釋,成為將佛法哲理融入當代生活的另種可能。深入民間市井,走在信仰的最前沿,在這個充滿創新和變化的時代,佛教圖像的潮流詮釋可能只是一個開始。且讓我們以開放的心態探索這個領域,並期待在其他流行文化中,佛教圖像能展開更多不期而遇的啟發。 

更多文章